魏初
【注释】 颖江:今安徽颖河。渚:水边平地。列席,指参加宴会。当蕙(huì惠):当在草本花卉中。这里指蕙草。 斯亭信显敞:这亭子确实显得很宽敞。翠岭带澄川:青山环抱着清澈的水。 潮驾:船驶过潮水。宜城步:从宜城渡越。山积:堆积的山。司空原:司空地名,在今河南辉县西北。 青松纷被径:青松树布满了小路。红桃竞发园:红桃树争着开放花坛。 众宾起为寿,繁音出娇弦:许多客人都站起来向诗人祝寿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原诗内容,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匏瓜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首句点明题旨,颔联表明自己追求清静淡泊的志趣,颈联说明自己的志趣已实现,尾联表达诗人的感慨。本诗中“少室”、“少陵”、“终南山”、“捷径”是关键词,要注意把握。 【答案】 译文: 只今终南山,亦自有少室。 捷径以索价
这首诗的注释是: 1. 匏瓜诗:《匏瓜》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用五言或七言写成,内容多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生活的体验。 2. 筑亭瞰平野:在平地筑起亭子俯瞰四周。 3. 四望情意舒:四面眺望,心情舒畅。 4. 青山入座来:青山就像客人一样进入了亭中。 5. 尊俎杂肴蔬:摆满各种酒菜。 6. 虽无九鼎侈:虽然没有九鼎那样的奢华。 7. 此乐亦有馀:这里的快乐也有剩余。 这首诗赏析:
【诗句解读】 1. 曩予按川蜀,此道凡九过。 注释:我过去曾巡视四川和蜀地,这地方我走了九趟。 2. 仰高如梯登,遇下若井堕。 注释:仰望高处,仿佛是攀登一座楼梯;遇到低处,就像掉进一口井里,无法自拔。 3. 崎岖百险中,平步得几个。 注释:在各种艰难险阻的地形中行走,才能到达目的地,而平坦的道路又有几个呢? 4. 朝来拂横披,恍若有今我。 注释:今天早晨擦拭着画卷,好像看到了自己。 5.
【注释】: 匏瓜诗: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废:放弃。 漉酒:把酒过滤清亮。 枕书:睡觉时手拿书。 穷达:指贫穷和显达。 何如:怎么比得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写的一篇抒情小品。诗人从自己的处境说起,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归隐田园后的愉快感受。全诗语言浅直而含义深远,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首联:“此书不可废,此酒不可无。”意思是说
【注释】 匏(páo):葫芦。 富:指富贵人家。 趋:奔走,趋附。 肥马:指骏马。 何得:如何得到。 空负:空自拥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的心迹,抒发了一种人生哲学的感慨。 首句“人皆有乐地”,是说人人都有快乐和快乐的地方,但后二句却道出了人们往往不能真正快乐的原因。因为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了本性中的真乐。这两句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全篇以“田”字为线索。首联是说,志向不可谓不高,但仕途中文书官有规定;颔联是说,不如在田间间,脱去尘土的羁绊(星:指尘);颈联是说,时时有良朋好友,烂醉于秋风之中;尾联是说,人生苦乐难料,何不随遇而安? 译文: 志向不可谓不高远,但仕途中文书官有规定;不如在田间问,摆脱了官场的束缚(星:指尘土)。 时时有良朋好友,烂醉于秋风之中。 人生苦乐难料,何不随遇而安?
【注释】 顺圣先垄拜祀后有述十首:这是作者在顺圣先垄拜祀后写的十首诗。 丘山零落愧何穷:指山丘被砍伐得没有了,自己感到惭愧,不知该说什么好。丘山:泛指山丘。 堂构空存惨淡中:指庙堂建筑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荒凉冷落了。 倚日青松一千树:形容松树高大挺拔,苍翠欲滴,好像有一千棵。倚:倚靠着;青松:青翠的松树。 石鲸鳞甲动秋风:形容秋天的风声如同石头里的鲸鱼鳞片和铠甲在震动。石鲸:传说中的一种大鱼
【注释】 匏瓜:葫芦。 樵:砍柴。 渔:捕鱼。 炎凉:比喻世态人情的冷暖变化。 渝:改变,变易。 萧然:形容清静、空旷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隐居山林,不慕功名利禄而乐在其中的生活。首句说:“没有功名心”,但自己却“乐此樵与渔”,即乐于过这种隐居生活。后三句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情怀。诗人认为世间万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自己虽然淡于功名,但对功名的变化却无法抗拒。在亭子里,面对清风皓月
【赏析】 《匏瓜诗》,一作《秋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一个孤独的老人在月下修补房屋,无人来访的情景。 首句“出城十里馀”,交代了诗人居住的地方与城外的距离,以及诗人的生活环境;“园圃”二字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乡村;“小小”二字表明诗人居住的简陋,也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墙颓补青山”,诗人通过描绘“墙颓”这一景象,形象地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孤独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