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桐生
【注释】 1. 苍茫:辽阔、广阔的样子。 2. 仰观:仰望。 3. 湘浦:指湘水之滨,泛指长江一带。 4. 离骚:指屈原的《离骚》。 5. 吃著:即“着”,穿着,这里指被名利所累。 6. 逢迎:迎合,阿谀奉承。 7. 阮步兵:晋代阮籍,字嗣宗,因嗜酒放浪,世称阮步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边独立时触景生情,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感慨。 首句“独立苍茫百感并”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家人生日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厚谊。下面是逐句释义: - 廿年春梦太悠扬:二十年如梦般地过去了,时间过得很慢,让人感觉时间仿佛停滞不前。 - 曲曲重弹陌上桑:在陌上(田野间)重复弹奏着《陌上桑》这首歌曲,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家人的怀念。 - 愧我但成官傀儡: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只是一个做官的傀儡,没有能力为家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 怜卿犹著嫁衣裳:可怜我的姐姐
长沙杂感其八 先生不让广文贫,尘海茫茫剩此身。 一第早应成废物,千秋谁定作传人。 莫将文字惊流俗,也有奇愁动鬼神。 满眼风波极天表,更从何处问迷津。 注释: 1. 先生不让广文贫,尘海茫茫剩此身。 - “先生”指的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不让”表示不放弃、不妥协。“广文”是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贫”在这里可能是指贫穷、困境。“尘海茫茫”形容世界如尘土般广阔而混沌。“剩此身”指留下自己的痕迹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阅明史感东林,复社诸贤事” - 注释:“阅读明朝史书时感慨于东林党和复社人士的事迹。” - 译文:“在阅读明朝史书时,我感慨于东林党人和复社人士的事迹。”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明朝历史中东林党和复社成员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失望和感叹。 2. “世已无廉耻,吾宁自蹈之。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 - 注释:“世间已失去廉耻
诗句解读 第一首 城狐与社鼠,砺爪更磨牙。 - 城狐: 通常指城市中的狐狸,这里用来比喻一些城府深重、狡猾的官员。 - 社鼠: 古代传说中祭祀土地神时供献的食物被这些鼠类偷食,后泛指为非作歹之徒。 - 砺爪: 磨利爪子,比喻准备攻击或争斗。 - 磨牙: 比喻准备伤害他人或挑起争端。 译文:这些狡猾的官员像城市里的狐狸和社鼠一样,不断地磨利爪子准备攻击或争斗。 第二首 日暗鬼行市
【注释】: 此地曾经两度过,浮生飘泊意如何。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思考。诗人曾两次来到夔州,每一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感受,而今面对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不禁涌起对人生的感慨。 山川有险夔门壮,风鹤无端战垒多。 这句诗描绘了夔门壮丽的山川景色以及战乱频发的现实。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局面的忧虑和担忧。 塞上烟云连雉堞,江边灯火唱渔歌。
【注释】: 一载和溪作寓公,全家真类寄居虫。 屠龙漫有胸中志,失马翻成塞上翁。 山长头衔今日卸,英雄末路古来同。 秋风惹我归心急,不忆莼鲈忆海棕。 【赏析】: 首联“将归绵州留别岳池诸同好(二首)》是诗人在离开绵州前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的厌倦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比喻,将诗人比喻为寄居在山上的虫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眷恋。 颔联“屠龙漫有胸中志,失马翻成塞上翁
注释:当年我居住在蓬莱仙岛,遭受九万罡风的袭击,如同劫灰一般坠落。人们都说通往通天之路应该有一条捷径,但我甘愿脚踏实地,自愧无才。学成仙道,拥有高峻的骨骼,但入世却羞于寻求利禄。我想要与梅花争艳,期待它在岁寒中率先绽放。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追求仙道、鄙视名利的思想感情。诗中描绘了自己在仙岛上的生活,遭受九万罡风的袭击,如同劫灰一般坠落。表达了诗人对仙道、名利的不屑一顾。同时
【赏析】 《将归绵州留别岳池诸同好》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诗人归家途中的所见所思;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万书堆里拥青毡”,这一句是说自己身处书堆之中,身无分文。“面壁常参苦乐禅”这一句是说,自己在佛门修行,常常以苦为乐。“空涸蛟龙思得水,飞腾鸡犬竟升天。”这两句是说,像蛟龙一样在困境中努力挣扎,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就像鸡犬一样自由自在地飞升上天。 “闲情空对冯欢铗
【解析】 “合州”,是重庆市的别称。 “钓鱼城”是位于合江县南的一座小山,海拔约358米,因山上有古战场遗址,故得名。据史书记载,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蒙古兵进攻合州,宋兵坚守钓鱼山,终以寡敌众,力战不屈,蒙军死伤者无数,后元军攻破合州,钓鱼城失守。 【答案】 ①“遥指钓鱼城”的意思是:远望着那钓鱼城。 译文:远远地指着钓鱼城,只见黛色的波光在水面上荡漾。 ②“漫说奇才推琎璞”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