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源
徐志源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以刻苦学习、深得教师好评的私塾背景,以及官国子监监丞的身份而知名。 徐志源自幼入私塾,这为他提供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清朝科举制度沿袭明制,但考试办法更为繁杂,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环节。徐志源不仅通过了这些复杂考试,还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诗歌的热爱
清代徐志源《浭阳早发》释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字词。然后要理清思路,从意象的营造、表现手法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即可。“鸡声啼不住,催客上征车”,以鸡声起兴,描绘出一幅鸡鸣不息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清晨被鸡声惊醒的情形,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即将踏上征途。“瘦马踏残月,荒城起戍笳”,以“残月”和“戍笳”两个意象为画面
清代徐志源《闻雁》释义
注释: 闻雁: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 已是萧萧落叶声,更闻孤雁客心惊:秋天的风声中,落叶纷纷落下,更听到孤独的大雁向南飞翔。 关山到处多矰缴,冷月凄风况独征:关山到处都是用箭射杀的猎人,寒风凛冽的晚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远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闻雁”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首句写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是典型的秋景。接着写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更加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浭阳早发
鸡声啼不住,催客上征车。 瘦马踏残月,荒城起戍笳。 稀疏星数点,隐约路三叉。 地白天将晓,寒风散早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