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蕃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和注释,以及赏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东古寺次杨伯祥兵部韵寄金子骏先生:这是一首诗,作者在东古寺时,应杨伯祥兵部的邀请,用兵部韵律写下了这首诗,然后寄给了金子骏先生。 2. 天末孤臣走闲关:诗人自比为天边的一个孤独的大臣,行走在一座无人打扰的边远关口。这里的“天末”指的是天边,表示诗人身处远方。而“孤臣”则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3.
诗句解释 1 茅亭三五隐湖东 - 描述了一座小亭子位于湖的东边,周围环境幽静。 2. 避世寥寥北海同 - 表示与外界的喧嚣隔绝,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北海可以与之相伴。 3. 万马中原凋壮发 - 描述中原大地上马匹数量众多,但因战乱而失去了活力。 4. 孤峰天外卧山翁 - 形容一座孤独的山峰高耸入云,像是一位年迈的山翁在天外安眠。 5. 江声夜夜流明月 - 夜晚江水的声音与明亮的月光相互呼应
天末孤臣走闲关,芭蕉一叶已轻闲。 身存湖泛鸱夷子,亲老人传谢叠山。 读史英雄成败论,立孤难易死生间。 肩头霜雪平生事,夜半悲风逐鬓斑
孙锡蕃是清代的诗人,字斐臣,黄冈人。他以拔贡身份进入官场,并担任过遵化县令和沾化知县的官职。孙锡蕃在任内多有政绩,不仅注重实践、戒浮靡,也颇得民众好评。 孙锡蕃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文学造诣。他在学问上的成就使他成为问津书院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于《复庵诗文集》中。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诗歌的独特见解,还体现了他深邃的文化修养和个人情感。
孙锡蕃是清代的诗人,字斐臣,黄冈人。他以拔贡身份进入官场,并担任过遵化县令和沾化知县的官职。孙锡蕃在任内多有政绩,不仅注重实践、戒浮靡,也颇得民众好评。 孙锡蕃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文学造诣。他在学问上的成就使他成为问津书院的知名学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收录于《复庵诗文集》中。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诗歌的独特见解,还体现了他深邃的文化修养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