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孤臣走闲关,芭蕉一叶已轻闲。
身存湖泛鸱夷子,亲老人传谢叠山。
读史英雄成败论,立孤难易死生间。
肩头霜雪平生事,夜半悲风逐鬓斑。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和注释,以及赏析。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东古寺次杨伯祥兵部韵寄金子骏先生:这是一首诗,作者在东古寺时,应杨伯祥兵部的邀请,用兵部韵律写下了这首诗,然后寄给了金子骏先生。

  2. 天末孤臣走闲关:诗人自比为天边的一个孤独的大臣,行走在一座无人打扰的边远关口。这里的“天末”指的是天边,表示诗人身处远方。而“孤臣”则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3. 芭蕉一叶已轻闲:诗人看到一片芭蕉叶子随风摇曳,感受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里的“芭蕉”是一种植物,常常用来象征秋天或者离别。”一叶已轻闲”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象的喜爱,以及对于生活的某种超脱或释怀。

  4. 身存湖泛鸱夷子: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湖上泛舟的情景,那时他像鸱夷(即范蠡)一样潇洒。这里的“鸱夷子”是一个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善于经商,也善于隐居。诗人用这个形象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既自由又洒脱。

  5. 亲老人传谢叠山:诗人回忆自己的长辈们如何传授给他生活的智慧,就像谢叠山那样。这里的“谢叠山”是指南宋诗人谢枋得,他因坚持抗元而被捕,最后慷慨就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前辈教诲的感激之情。

  6. 读史英雄成败论:诗人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思考英雄人物的成败得失。这里的“读史”指的是阅读历史书籍,而“英雄成败论”则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评价和总结。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思考,领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7. 立孤难易死生间:诗人感叹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有时甚至要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测的感慨。

  8. 肩头霜雪平生事: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发现肩上承载了太多的重担和压力。这里的“霜雪”象征着艰难困苦,而“平生事”则代表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遭遇。

  9. 夜半悲风逐鬓斑:诗人在夜晚独自一人时,被悲伤的情绪所困扰,这些情绪如同秋风一般,逐渐侵蚀了他的鬓发。这里的“悲风”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伤和失落,而“鬓斑”则代表了衰老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经历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同时,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也使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