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
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
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秋日送黄仙裳南归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
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
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注释:
- 长安:指唐代的都城长安,即现在的西安。
- 松下读书人:在松树下读书的读书人。
- 皂帽萧然:戴着黑色帽子,形容其神态潇洒超脱,与众不同。
- 香台:指古代帝王所建之高台,常于其中焚香祈福。
- 寻胜侣: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秋水:指秋天的河水。
- 摩诘:指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字太和),因曾为唐玄宗李隆基画过《明皇幸蜀图》而闻名。
- 豪拟元龙:以曹操自比,意指志向远大。
- 高楼吟啸处:指过去曾在某高楼之上吟咏、长啸的地方。
- 海陵:今江苏泰州,位于长江北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黄仙裳南归时的赠别之作。首联“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写景叙事,描绘了长安城内一位读书人的形象。颔联“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则转入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颈联“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则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性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感慨。尾联“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则以回忆的方式收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友人离别后可能带来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