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际有
注释: 1. 隔户度轻砧:隔着一堵墙,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轻柔的捣衣声。 2. 空阶鸣络纬:空旷的台阶上,蟋蟀在鸣叫。 3. 此处少梧桐:这里缺少梧桐树(比喻指有才之人),意指作者对人才凋零的惋惜。 4. 不知落叶未:不知道树上的叶子是否已经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凋零、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隔户度轻砧”,以景起兴
【注释】 1.重九: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2.前五日:在九月初一至初五之间,即九月的前十天。 3.西园:指西面的花园。 4.漫道:不要说,不必说、无庸说。 5.东篱:东边的篱笆旁。 6.黄菊:菊花,黄色的菊花。 7.檐前:屋檐下。 8.秋满:秋天充满。 9.云笼:云彩笼罩。 10.天外星寒客泛槎(chá):天边寒冷,客人泛舟。槎(chá)是木筏子。 11.高会:盛大聚会
注释:在灯光下幽静的窗户中读书《楚辞》,忽然惊起秋天的鹘鸟,它的尾巴随着它飞走,带着那长长的丝带。竹炉里传出鸟儿的声音,就像鹦鹉学舌一样,正在檀香木的乐器上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而此时却正好是乐曲的高潮部分。 赏析:诗人在读《楚辞》的过程中被突然惊醒,原来是秋天的鹘鸟飞走了,它的尾巴带着长丝带在空中飞舞。这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诗人又听到了竹炉里传来的鸟儿声音
镫下幽窗读《楚辞》,忽惊秋鹘纵绦丝。 竹炉声寂鹦哥语,正是檀槽半咽时。
漫道重阳期尚赊,东篱黄菊已先花。 檐前秋满云笼月,天外星寒客泛槎。 高会况逢鸿雁到,豪吟直欲斗牛斜。 池亭镫火环如昼,疏柳幽篁醉孟嘉
毕节有,又名白庵、石哥,是清代著名的彝族诗人。毕节有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其一生经历了从科举贡生归隐到成为地方士绅的过程。 毕节有的诗作以描写乌蒙山区的山水风光为特点,其中尤以雄浑险奇、气势磅礴见长,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彝族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习俗,还涵盖了咏史咏物、凭吊古今等多种主题。这些诗篇不仅在文学上具有独特风格,也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