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注释】 米南宫:指米芾,北宋书画家。苕溪:指苕溪,即今浙江长兴县境内苕溪河,源出天荒坪,流经安吉、德清、长兴至湖州市。 梦入苕溪:梦中进入苕溪。 元:同“原”,本来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梦中来到苕溪,看到一幅米芾的《苕溪春晓图》。画面上,春云暗淡而雨意朦胧,草树依稀可见,仿佛是一片蒙蒙细雨中的景象。然而,诗人却以为这原来是米芾的画作,不禁感叹不已:“梦入苕溪天欲晓
注释:每年春节,元宵节的庆祝活动都会让我更加兴奋,羊皮做的枕头和鱼形枕都分得清清楚楚。新出产的缭丝枕头是云南的特产,只是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好东西没有人欣赏过。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和个人的感受来表达对节日的喜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兴倍增”来形容自己对节日的热爱,用“分明”来形容羊皮鱼枕的清晰可见,用“独惜伊人见未曾”来形容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
注释: 岁岁春山得共游,蓝舆轧轧两夷犹。 每年春天我都能和你们一起去赏景游玩,蓝车轧轧作响我们都很犹豫。 如今不用登临去,花落花开独自愁。 现在不用再去登高远眺,看到花儿凋谢和盛开时我独自一人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日子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他们曾经的游兴,后两句写现在的惆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
【注释】 1. 常时:平时,过去。2. 倍(bèi)相思:加倍的思念。3. 海北天南:形容相距遥远。4. 会期:会面的日子。5. 今(jīn)日:今天。6. 举杯还向月:举杯邀月。7. 何时是归时:什么时候才是回家的时候。8.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前两句写自己日夜想念朋友,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朋友归期的担忧和不安。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动容
诗句:几回折简荷招要,八月西风看弄潮。今日稽山无贺老,画船空指半山桥 译文:我已经很多次通过书信邀请他了,但他总是婉拒。如今在八月的西风中,看着潮水涌动,我不由得感叹时光荏苒。今天来到稽山,却没有见到他,只能望着画中的船只,指向那熟悉的半山桥。 赏析:王鏊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出深沉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王鏊的《送李端彝端行昆仲还嘉鱼·其四》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友人离别情景和对未来的期待的诗。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武昌西去是嘉鱼: - 武昌西去:描述的是诗人所在地点,武昌,在古代指的是今湖北省武汉市。 - 是嘉鱼:“嘉鱼”通常指今天的湖北省嘉鱼县,这里用“是”字表明了地理位置的关系。 2. 纵有鱼来不寄书: - 纵有鱼来:尽管有机会得到朋友的礼物或消息,但诗人并不打算接受。 -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 其二》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其进行简单的赏析: 此诗的开篇“枝头两两立东西”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景象,菊花在枝头上相互依偎、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知是鸳鸯不独栖”,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植物名称的由来,因为其形态与鸳鸯相似,所以被赋予了“鸳鸯菊”的雅称。 在这首诗中
王鏊的《再至天王寺有感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旧日沙弥今老禅:表达了作者由昔日的僧人身份转变为今日的老僧,岁月变迁带来的转变与成长。 2. 白头我亦异当年: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和岁月,与年轻时相比,心境和外貌都有所不同。 3. 见恒河性依然在:虽然时间流逝,但作者认为恒河的本质并未改变,暗示了对恒河不变本质的认同。 4. 莫为浮生一惘然
诗句释义: 1. 山林滋味老尤长,肯羡裴家碎锦坊。 2. 却羡云庄千颗玉,炎风五月擘红香。 译文: 1. 在山林中生活味道更加浓厚,我羡慕裴家那些精美的碎锦。 2. 却羡慕云山庄中的玉石,在炎热的五月中品尝着美味的红色花朵。 注释: - 山林滋味老尤长:描述在山林中生活的味道更浓厚,更令人怀念。 - 肯羡裴家碎锦坊:表示羡慕裴家(指裴旻,唐代画家)那些精美的碎锦。 - 却羡云庄千颗玉
注释:当年我们一起看杏园的花,聚散升沉的事情令人感慨。你这次来访是有目的的,因为我们是世代的亲情,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年家情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颜楫的深厚友谊和对他的赞赏之情。首联回忆了与颜楫在杏园共赏花的情景,暗示了他与颜楫的深厚友谊。颔联表达了颜楫此行的目的,即为了表达他对颜楫的敬仰之情。颈联直接点题,指出颜楫与他们是世代亲情,可以称他为年家情分。尾联总结了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