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注释: 1. 河桥舟发归途作:在河桥上,我乘坐船出发回故乡。 2. 伐鼓侵星发:用打鼓声催促着星星升起。 3. 吴门此日还:在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的这一天就要回来了。 4. 断澌溪涨阔:小溪里的冰开始融化,水流变得宽广。 5. 融雪陇痕斑:融化的雪水滋润了田野,留下痕迹像斑点一样。 6. 剑井来寒树:剑井边的冷杉树又重新长出了嫩芽。 7. 铜棺失暮山:失去的铜棺在傍晚的山中显得孤独。 8.
【注释】 1.东冈:即东冈山,在今江西吉安。 2.郭泰舟: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名士,与陈蕃友善。 3.陈蕃榻:指陈蕃的卧具,用以借人睡眠。 4.溪山、墟落:均指自然风景。 5.村径、几篇:指诗人所走过的乡村道路和所创作的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首联“未能齐出处,犹幸得齐年。”意为不能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
【注释】瑞柑:橘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橘的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柑橘树在洞庭湖边千树葱茏,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还描绘了柑橘成熟后累累下垂、色泽金黄、晶莹透亮的果实。诗人用“累垂宝颗骈”形容橘果丰满的样子,生动地描绘了柑橘的美丽。 第二联“扬州伤锡贡,合浦诧珠还。”则是通过扬州和合浦两地来表达柑橘的珍贵。扬州因为柑橘而遭受损失(指柑橘被偷盗或损坏)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苍雪馀千梃,清风几百竿。” - “苍雪”形容雪花洁白如苍茫的雪地。 - “馀千梃”指雪后残留的树枝,数量庞大。 - “清风几百竿”描绘风势强劲,能吹动数百根竹子。 - 第二句:“葡萄羞晚酌,苜蓿媚春盘。” - “葡萄”通常指葡萄酒,但此处可能指的是葡萄树或葡萄果实。 - “晚酌”指晚上饮酒,这里可能是对晚开的花朵进行赞美。 - “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
下面是为“焦山”所作诗的逐句释义: 1. 标题解读:“焦山”作为此诗的主题,承载了诗人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情感。在这首诗中,焦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标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代表着坚毅、高远和深邃。 2. 关键词解析: - 双鬓白:这里用“双鬓白”来比喻岁月的痕迹,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知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觉察。 - 一峰青
【注释】 阶穿新迸笋:台阶上冒出了嫩绿的竹笋。 屋破暂牵萝:破旧的房子,暂时用藤蔓来修补。 栏养能言鸭:在栏杆旁喂养能讲话的鸭子。 池驯博字鹅:在池塘旁边饲养大雁,让它们学会“博”这个字。 处喧长得静:处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安静。 取足不求多:得到足够的就可以了,不贪心。 独对青山饮:一个人对着青山喝酒。 时时一浩歌:常常大声地唱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自然为友,与山水为伴,以恬淡
次韵东冈十咏 其六 先民遗训在,种德莫如滋。 卢橘接成树,杨梅低压枝。 寿应能比栎,智岂不如葵。 沮溺耕相耦,都忘抱瓮疲。 注释: -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冈的十咏之一,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美德的赞美。 - “先民遗训在”意为古代先民留下的教诲仍然存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 “种德莫如滋”意为种植道德就像浇水一样重要,需要持续不断。 - “卢橘接成树”形容卢橘树长得很高,枝叶茂盛。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诗词的意境特点。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概括全诗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情感等。然后根据每个小题的要求,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五亩幽栖地”,指自己隐居的地方,有田园之乐;“谋生不愿馀”,是说谋生之余不想余物。“门淹户牖辙”,“淹、牖、辙”皆指门内外之物。这两句是说
【注释】 东冈十咏 其二:指《次韵东冈十咏》中的第二首诗。东冈在江西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省)东,作者曾游历其间,并作此诗。十咏:即指《次韵东冈十咏》。 洞天连福地:意思是说,洞口的洞天与福地是相连通的。 闭户养吾真:意思是说,闭门不出,保持我内心的纯真。 世降民风古:意思是说,现在世道衰微,民俗变得古老了。 春归景象新: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景象也显得新鲜了。 鸡豚同作社:意思是说
【注释】: 八月四日:指八月初三。 送子延哲北上:送儿子王延哲去京城。 八日至镇江:到达江南的镇江。 游甘露寺:游览甘露寺。 看狠石泛舟:泛舟于江上,观赏狠石。狠石为镇江名胜之一,位于金山西北面。 登焦山:登上焦山。焦山位于镇江城西约一里,又名浮玉山、金山西峰。 至绝顶:到了山顶。 顺风扬帆直抵金山:乘着风势,船帆鼓起,一直驶到金山。金山在镇江北郊,因山上多产铜而得名。 壮哉游乎:真是壮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