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
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
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
未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

【注释】:

八月四日:指八月初三。

送子延哲北上:送儿子王延哲去京城。

八日至镇江:到达江南的镇江。

游甘露寺:游览甘露寺。

看狠石泛舟:泛舟于江上,观赏狠石。狠石为镇江名胜之一,位于金山西北面。

登焦山:登上焦山。焦山位于镇江城西约一里,又名浮玉山、金山西峰。

至绝顶:到了山顶。

顺风扬帆直抵金山:乘着风势,船帆鼓起,一直驶到金山。金山在镇江北郊,因山上多产铜而得名。

壮哉游乎:真是壮观啊!

得诗四首:作者有四首诗作,这里仅以第三首为例。

其三:这是其中的第三首。“金山”即指金山寺,位于镇江市东北。

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乘着顺风,船帆鼓起,像冲破波浪的花朵一样。

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江山之间曾经约定好,人世间也无边无际。

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岸边压着潜居的鳄鱼洞穴,潮水浸没着飞鸟留下的沙滩。

未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不必带着玉制的腰带,暂且想去看看神仙的船。

赏析:

这是作者送子延哲北上时所写的第四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诗人送子延哲北上后,又游览金山寺,乘船游金山的情景。全诗写得自然流畅,清新飘逸。

首联“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是说乘着顺风,船帆鼓起,好像冲破波浪的花朵一样。这两句既写景,也写情。诗人对儿子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颔联“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是说江山之间曾经约定好,人世间也无边无际。这一句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儿子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是说岸边压住潜居的鳄鱼洞穴,潮水浸没着飞鸟留下的沙滩。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寓含哲理的诗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

尾联“未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是说不必带着玉制的腰带,暂且想去看看神仙的船。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他借用《搜神记》中“郭璞游天台,经止于石桥,观形甚整而神气不接。谓弟子曰:‘此处过于人间,可共往耳’。”的典故,表达出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表现出他对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