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赋
题便面陈抟先生 野心已被白云留。一睡人间数十秋。莫道化羊为幻事,华山风景尚悠悠。 注释:已经把野心留给了白云,人世间度过了几十个春秋。不要以为化羊是虚幻的事情,华山的景色依然那么美丽迷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陈抟先生的诗。诗中描绘了陈抟先生在华山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描述华山的风景,也展现了陈抟先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 首句“野心已被白云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述了当时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 放赈日西未食:在赈灾的这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但人们还没有吃上饭。 菜色人人上面眉,奔来控诉哭啼啼:灾民们面无人色,纷纷赶来投诉,哭声不断。 应酬镇日无休歇,不独民饥我亦饥:赈济活动持续了一整天,不仅仅是受灾的民众需要救济,连我也感到饥饿。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宋代政府对灾民的关怀,以及救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第一句,罗浮万丈摩晴空,朱明:太阳初升的红色阳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罗浮山高耸入云,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 第二句,何当跨鹤飞云顶,数尽高低大小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像仙人一样跨上仙鹤飞到白云之上去欣赏那层层叠叠、大小不等的山峰呢? 第三句,赏析:“何当”意为“何时”。作者想象自己能像仙人跨鹤飞到云巅之上去领略那些奇峰异景
青门谁识种瓜心,道义行藏酌量深。 我爱蔓延香不断,及期应许报泥金。 注释:青门:古时指长安城东面的大城门。种瓜心:比喻做事要专心一意,不三心二意。道义行藏(yìn):行事合乎道义。酌量:斟酌,考虑。我爱蔓延香不断:比喻自己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所以有好名声和声誉。泥金:古代封爵或赏赐的金银纸。这句是说,等到我达到目的,一定会用荣誉和赏赐来回报你。 赏析:
【注释】 差(chài):同“摧”,折断。 梅花:指梅花树,即梅树,又名“香雪海”。 商鼎:古代烹器。这里泛指烹调用的鼎。 调羹(gěng):古代的炊具之一,柄长而曲,用以调和食物。后借指烹调方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梅花为题,意欲咏叹梅花的风骨与傲骨,同时暗含着诗人自己的品格和气节;诗人通过写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雪中,然后东风催开百花,独领风骚,最后又以商鼎烹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松树作为比喻,借松树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下面逐句进行释义: 诗句解读: 1. 隐坐青松二老翁 - 这一句描绘了两位老者静坐在青松之下的情景。在古代文化中,松树象征着长青不衰,这里通过“青松”二字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不变的主题。而“二老翁”指的是两位长寿的老人,这里的“隐坐”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一种追求或态度。 2. 伴尽江山几万重 -
【解析】 “谢罗如山”:诗人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友人送别时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带醉相辞带夜行,清歌犹在枕边声”:诗人醉酒告别朋友后连夜离去,歌声仍在耳边回荡。“醒来拄杖门前立,又送如山满眼青”:诗人醒来后,拄着拐杖站在门前,看着朋友远去,眼中满是不舍之情。 【答案】 示例: 谢罗如山 带醉相辞带夜行,清歌犹在枕边声。 醒来拄杖门前立,又送如山满眼青。 注释: 谢罗:指作者的朋友。
【注释】 题尽:指诗作写尽,意即诗作写尽了桃花源的美景。黄云碧嶂闲春色:春天的景色在黄云碧嶂之间显得十分悠闲。应有知机人避秦:意思是说,那些懂得时机的人应当避开秦朝,也就是远离朝廷,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桃花源”的赞美。首句“何处丹青妙入神”,用笔锋一转,把读者的注意力从眼前这一片春色转向了那遥远的桃花源,使桃花源的美景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句:“笔端拗出桃源春
注释: 庚戌:古代用干支纪日,庚戌即指干支中的第30天。 枕乐有馀:形容睡眠香甜舒适,没有杂念。 夫子当年:指孔子。 不我诬:没有被我欺骗。 无梦坦然:没有任何烦恼和困扰。 就教有梦亦安舒:即使有梦也感到很安心舒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的作品。首句“曲肱而枕乐有馀”描绘了一幅孔子安然入睡的画面,形象生动,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注释】 追昔:回忆过去。 松楸(qiū):松木和楸树。古代用以制作棺材的两种木材,这里指墓地。风未恬:风声不宁。 夜台(tái):坟墓。 五更月:深夜月亮。 收泪:收起眼泪。低头学子骞:低下头的读书人。骞,同“骞”,高远貌。骞,高远貌。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诗。诗人追忆妻子生前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生活,抒发了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墓地荒凉,风声凄厉,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