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赋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及语言风格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赏析”,要求是“赏析”该首诗的内容、思想情感及语言风格,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选择题,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选项中的内容,然后到诗文中去寻找相对应的语句,再进行判断正误。本题要求从全诗出发概括
注释:仲夏时节,我常常靠近青山和白云,一条溪流环绕着柴门。在竹床上睡醒后,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了。清风送来荷花的香气,正好开启美酒。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仲夏时节写照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首句“长傍青山与白云”,描绘了诗人常常靠近青山和白云的生活画面,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次句“一溪流水绕柴门”,写出了诗人家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环境优美宁静
【注释】 枝头:梅花枝条的顶端。生意:花苞萌动,含苞待放的意思。催:催促。不用:无须。东风:春风。着力吹:使劲吹。笑杀:笑得多么厉害。百花:指春天里各种花卉。都未放:还没有开放。独占春魁:占尽了春天。魁:第一。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形象特征和不畏风雪、凌寒独放的高风亮节精神风貌的赞美,热情讴歌了梅花在冬雪中顽强地怒放,并赞美了它的高洁品质。
【注释】 三眼屐:一种鞋,前面三个孔洞。铁石难磨锦绣肠:意谓心如铁石般坚硬,不为世路所磨。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坚毅的品格和乐观的心态。 “着三眼屐 ”,写自己虽身受磨难,但依然能昂首阔步,不卑不亢,从容自如。“卷舒在我有圆方”,写人要随遇而安,不论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内心坚定、自信,就能处之泰然,无所畏惧。“铁石难磨锦绣肠”,意喻人的意志坚如铁石,不被世事所动摇
注释:我听说李村的居民全都是姓李,来到这里见到竹子又仿佛到了一个村庄。 竹山快要到头却来不及了,在千里之外就能遥望那白云。 赏析:此诗作于元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世事深感忧虑,因此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首句以李村的姓氏命名,点明李村是李姓人居住的地方。次句写诗人来到李村后看到一片竹林,误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村庄。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遗憾之情,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到达竹山
解析与翻译: 1. 画桨兰舟不等闲 - 注释:画桨,指用图画装饰的桨;兰舟,通常用来比喻高洁、高雅的船只。不(不)等闲,表示不将就、不随便。 - 译文:用图画装饰的船桨,不轻易停留。 2. 焉能久滞五湖间 - 注释:五湖,泛指中国南方的水乡地区。焉能,意为如何能够;久滞,长时间停留。 - 译文:如何能够长时期停留在这些水乡之间。 3. 一篙着尽男儿力 - 注释:一篙,指的是撑船用的竹篙
陈草堂观澜书屋 孟氏观澜有妙方,眼前光景是沧浪。 寥寥此际无人会,白日青天见草堂。 注释:孟氏观澜:指孟浩然的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妙方:好方法。沧浪:沧海,此处指洞庭湖。寥寂:寂寞、冷落。青天:天空。白:通“伯”,对别人的尊称。草堂:杜甫的草堂别墅
【注释】 山翁:指山中的隐士。 飧(sūn):吃。 紫霞:紫色的云霞。 石洞:岩石间的洞穴。 分:赠与。 【译文】 在白云深处是谁家,赤着脚蓬着头吃紫霞。 岩石间愿教无处入,恐怕惊动我一朵山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深山中偶遇一位赤着脚蓬着头吃紫霞而不知是谁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者的喜爱和仰慕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注释: 低声门外问殷勤,十八年前许嫁君。 脂粉至今犹检点,不妨春老谩成婚。 低声:指低声细语地询问。殷勤:热情周到。 检点:这里比喻打扮得漂亮整洁。 春老:指春天已经过去,时值寒冬。 谩(mán):随便、任性。 赏析: 这首《贡院门》是一首描写女子出嫁前后情感变化的爱情小诗。诗人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丈夫深情厚谊的眷恋,以及在婚后生活中的甜蜜与无奈,以及对丈夫无情无义的愤怒和埋怨。
诗句释义 1 海上天然浪结堆:描述了海上波浪的壮丽景象,仿佛天然的浪花堆积成堆。 2. 倚空楼阁似翚飞:形容楼阁高耸入云,如同鸟儿飞翔一般美丽。 3. 刹那好景都收拾:指在短暂的时间内,所有的美好景色都被捕捉和收藏。 4. 醉带祥云满地归:形容诗人酒醉之后,带着吉祥的云彩回家,形象生动。 译文 海珠寺的海上景色如画,海浪翻滚,浪花如堆。楼阁高耸入云,宛如鸟儿飞翔。美景如画卷一般被瞬间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