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赋
【题解】:竹山是唐宣宗李忱之女永安公主的别墅,在洛阳。此诗当为永安公主出宫时所作。 【注释】: 1. 地里殊无别,风光迥不同:地里没有两样东西,风景却大不相同。 2. 巉岩谁作伴,烂熳自成丛:巉岩是那么高峻险要,没有人能与之相伴;然而它又那样茂盛葱茏,自然地形成了一片丛林。 3. 色艳欺图画,香飘落酒钟:色彩鲜艳得竟会欺侮了画图,香气飘荡得足以使酒香四溢。 4. 乾坤都在此,何必问东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亲情和祝福的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五更瞻云祝寿 - 五更,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瞻云,仰望天空中的云彩,这里比喻希望和期待。 游人千里外,风雨五更寒。 - 游子,指远方的客人或在外旅行的人。千里外,指遥远的距离。风雨五更寒,指在风雨中迎接早晨的到来。 父子经秋别,恩情两地关。 - 父子,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经秋别,指经过了一个秋天的分离。两地关,指两地相隔,彼此思念。 瞻云心似火
碧桃春鸟 碧桃花开,春天的小鸟栖息其下。 洞里乾坤别,春风灼灼花。 洞内乾坤广阔,春天的风吹过,桃花盛开。 轻烟笼绛粉,嫩绿衬丹霞。 轻烟缭绕在桃花的红色花瓣上,嫩绿色衬托着鲜艳的红霞。 坞外传音远,稍头弄影斜。 桃花的香气随风飘散,桃花的影子被阳光映照成斜角。 一团天意思,收拾大方家。 这桃花仿佛是天空中的意思,用它来点缀这个世界。 译文: 碧桃花开,春天的小鸟栖息其下。 洞内乾坤广阔
诗句释义与译文: 四面澄澄水,中心兀兀亭。 - 注释:四周的水面清澈透明,而中间的亭子则显得有些孤独和突出。 - 译文:四周的水面清晰明亮,而中间的亭子则显得孤立无援。 虚明浑似我,吹照总忘情。 - 注释:在明亮的自然景色中,我仿佛融入其中,忘记了世俗的纷扰。 - 译文:在明亮的自然景色中,我仿佛融入其中,忘记了世俗的纷扰。 爽气清诗骨,祥光映画屏。 - 注释: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清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作答此题,必须认真阅读诗篇,正确理解其意境、手法和情感。 题中“岑接千年秀,门当一岭青”两句写景,描写了八景山的美景。前句写山峦重叠,景色秀丽;后句写门户临着青山,景色宜人。 “地经前代相,天作大家屏”两句是说,此地是先人留下的风水宝地,有如天然屏障。 “轮辙邈无迹,冠裳彷有形”两句是说,车轮的痕迹早已消失无存,但衣冠人物仍然依稀可辨。
注释: 1. 一鉴方塘晓,天机云自然。 - “一鉴”指的是清澈的水面。 - “方塘”指的是方形的池塘。 - “晓”指的是清晨。 - “天机”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和秘密。 - “云自然”指的是自然现象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自然。 2. 羽鳞昭上下,道体是浑全。 - “羽鳞”指的是鸟兽等动物。 - “昭上下”指的是鸟兽等动物在天空和水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或游动。 - “道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
【解析】 此诗为题八景之一,描写的是竹山。“卜宅”指选择住宅;“诗书里”指读书人住的地方;“遮天松竹林”指竹林遮天蔽日;“大夫操劲节”,指有气节的大夫;“君子抱虚心”指君子虚怀若谷;“巢搆千年鹤”,指千年老鹤筑巢;“风摇十里阴”,指清风徐徐;“幽人避繁暑”,指在深山中避暑的人;“扫石卧长吟”,指诗人在石上休息,一边吟诵古诗。 【答案】 ①卜宅诗书里:选择住址,在读书人聚居之地。 ②遮天松竹林
【注释】 1)题八景:即“八景诗”的题名。 2)竹山:指竹山寺。 3)牧犊:放牛。犊,小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反映农民生活情趣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和谐的农村春景,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 意思是说,我不在桃林去放牧,而是来到这个特别美丽的淇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淇园的自然之美。 颔联:“翠阴风有约
兜率浑闲事,天然显地灵。 一泓冰解冻,千古圣同清。 磨墨题新句,辞官濯旧缨。 我曾三载读,对此学惺惺。 诗句注释: 1. 兜率浑闲事,天然显地灵:意为天地间的一切仿佛都是自然形成的,无需多加修饰。 2. 一泓冰解冻,千古圣同清:意指清澈的泉水在冰封之下融化,象征着历经沧桑而依然保持纯净的品质。 3. 磨墨题新句,辞官濯旧缨:意指用笔墨书写新的诗句,辞去官职后洗涤过去的功名利禄。 4.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注释进行具体分析。如第二联:“窗含五夜气”,窗内可以感受到夜晚的清凉之气;“天假一篝灯”,天空中洒下一缕微弱的灯光(即萤火虫的光)。“漏尽钟初动”:漏壶的水已滴完,更鼓才刚刚敲响。“云迷酒未醒”,“云”指天上的白云,“酒”指酒气。“翰林香不断”,翰林院是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诗人所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