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朱博士以礼上人画竹索题二首 高阁日盘桓,来从雪里看。 谁知广文馆,偏有翠琅玕。 注释: 高阁日盘桓:高楼的阳光长时间照耀着。 来从雪里看:我从雪中走来,观看这美景。 谁知广文馆:我怎能知道广文馆有这样美的风景。 偏有翠琅玕:偏偏有翠绿色的琅玕(一种美玉)点缀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朱博士对上人画竹的赞美之情。他站在高高的阁楼上,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形成了一片明亮的景象
临江趋陆过瑞州,马上晴望 注释:在江西境内行走,经过瑞州(今江西高安市)时,站在马背上远望着晴空。 舍舟萧水驿程催,遥望西筠霁色开 注释:离开船只,沿着萧瑟的江边小道赶路,驿馆的行程被催促;远远望去,雨后的西面山岭上的云雾散尽,露出了晴朗的天色。 一片乡心几行泪,楚天无数雁飞来 注释: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流下了数行眼泪,楚地的天空中有无数的雁群飞翔。 赏析
注释: 登汝南城楼 汝南(今河南上蔡):汝水南岸,汝阳县的旧称。 汉江:古水名,流经陕西、湖北入长江。 渺烟波:茫茫水汽弥漫在水面,如烟雾般缭绕。 思若何: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万里嵩高不堪望,西来山色白云多:远望嵩山之巅,令人心旷神怡;西来的山色,云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汝南城楼的描写,通过对汉江东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万里嵩高不堪望,西来山色白云多”一句
第一首 朱博士以礼上人画竹索题二首南来长干僧,解写江陵竹。 有斐德不孤,为君诵淇澳。 注释: 南来长干僧:南来的僧人。 长干: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附近。 解写江陵竹:懂得画竹子的技巧。江陵,指荆州。江陵竹,即湖南长沙一带的竹子。 有斐德不孤:只有高尚的品德才不会被抛弃。有斐,有才华的人。 为君诵淇澳:为你朗诵《淇奥》这首诗。“淇”是水名,淇水是黄河支流。“淇奥”,指《诗经·卫风·淇奥》
注释:谢客怜高会,指谢安欣赏高雅的聚会。西池春草生,指谢安曾到过西池赏景。谁知深洞里,暗指陶渊明隐居的田园生活。还共听新莺,指的是在深山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元章和二文学的,描述了他在深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场景。诗人用“谢客怜高会”表达了他对高雅聚会的喜爱,用“西池春草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用“谁知深洞里”表达了他向往自然的愿望
诗句如下: 旬日严冬雨,行人各断魂。 译文: 在这段寒冷的冬日,接连数日的阴冷雨水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行人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每个人的心都仿佛被冰冷的雨水所冻结,各自感受到了深深的失落与孤独。 朔风吹粤峤,犹自掩柴门。 注释: “朔风”指的是北方来的寒风,它强劲有力,穿透力极强。“粤峤”指的是位于广东北部的山峦,这里地势高耸,常常受到寒风的侵袭
注释: 在病中回想你的行踪,征车不能跟随。 知道你回头看的地方,天上有两条茅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的一首五言诗。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幽深,给人以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首句“病里忆行踪”,交代了送别的缘由。由于诗人当时生病在家,所以只能远送友人。“征车不可从”是说,因为生病的原因,无法亲自陪同朋友一起前往,只能远远地为他送行。 颔联“知君回首处,天上二茅龙”,是说
注释与赏析: 1. 日观闻山钟,风烟几万重。 注释:在泰山日观峰听那山中的钟声,只见风烟弥漫,仿佛有数万重。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泰山日观峰上的壮丽景象,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来表达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之情。 2. 飞倦如可觅,真蹑白云踪。 注释:疲惫得连飞翔的鸟儿都找不到栖息的地方了,真是像仙人一样在云中漫步,追寻着白云的踪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泰山景色的陶醉
注释: 尔去归何日,烟霞意气共。 你离去后何时返回?我们一同在烟雾缭绕的山中享受意气风发的时光。 为余谈胜事,秋色万山中。 请为我分享那些令人赞叹的美景,秋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山脉。 赏析: 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希望对方在离开之后能够回来,一起享受烟雾缭绕、意气风发的山中时光。这种情感充满了期待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 第二首诗则是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吉水道中 雪霁雨霏霏,关河雁影稀。 乡书何处达,归梦逐云飞。 注释:雪后天晴,细雨纷纷飘洒,关山河流上,大雁稀少。家乡的书信如何才能寄到?归家的愿望只能随着云儿去追。 赏析: 《吉水道中》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王湾客游江南之时。首联“雪霁雨霏霏,关河雁影稀。”描绘了一幅冬日里雪后初晴、细雨纷飞的景象图。颔联“乡书何处达,归梦逐云飞。”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