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龙津百卉竞繁华,风日晴明淑气赊”一句中,龙津:地名,今江西南昌。百卉:各种花草。竞繁:争艳;花繁叶茂。竞:争。丽:美丽,艳丽。竞:争。华:光采;光彩。繁:茂盛。这两句的意思是:龙津地方的各种花草争奇斗艳,阳光灿烂,春风和煦,气候宜人。百卉:各种花草。争:争斗,这里指争相开放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翻译,最后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荷衣鹤发老沧波,尺牍遥传念钓蓑。 译文:我身穿荷叶制成的衣裳,头发如同仙鹤一般洁白,在这浩渺的江湖中,我如同一叶扁舟,远离尘世的纷扰。远方的朋友,你的书信如同清风一样传递到我这里,我在想象中与你一同钓鱼的情景。 2. 目断天涯秋月满,梦飞江左暮云多。 译文: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遥远的天空
注释:商人们祈盼千日的晴朗,农民们盼望四季的雨水。要想让万民都欢欢喜喜,上天也难以解决啊!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旱时写的。杜甫生活在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时代,他目睹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景象。因此,他非常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在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他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天公难处的无奈感慨。 诗中的“商祈千日晴,农望四时雨”描绘了商人和农民的不同期待和愿望。商人希望千日晴朗无云
对镜 庑下生涯老赁舂,五噫歌亦继前踪。 人群处世犹如蚁,子性粗愚不似蜂。 社好无论青白眼,镜光愁看病衰容。 六旬之上胡称寿,公道超然雪鬓蓬。 注释 1. “庑下生涯老赁舂”:指在狭小的屋檐下度过余生,靠租赁来维持生计。“春”在这里可能是指舂米的声音或劳作的场景,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 2. “五噫歌亦继前踪”:这句表达了即使生活在艰难的环境中
冬至日游天坛李道士馆,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冬至这一天游览了位于天坛的李道士馆,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而闻名。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韵脚:“青雀”属于“入声九屑”韵部;“白云”属于“上平十一真”韵部。这表明这首诗采用了押韵的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悦耳。 接下来是诗句释义: - “香烟缥缈绝尘氛,仙院欣逢羽客群。”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所见景象,烟雾缭绕
晚登毗卢阁 上方高阁倚青天,阊阖云中紫气连。 万里关河吹角里,几家砧杵乱鸿边。 庭前祇树飞秋叶,竹外寒山起夕烟。 把酒不堪人已远,粤南燕北思绵绵。 注释: 1. 上方高阁倚青天:指登上高处的阁楼,俯瞰着苍天。 2. 阊阖云中紫气连:在阊阖门(皇宫正门)上空,紫色云雾缭绕不断。 3. 万里关河吹角里:形容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塞。 4. 几家砧杵乱鸿边:指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和断续的雁鸣声。 5.
诗句:九陌晴明积雪光,邮亭南望路偏长。 译文:九条道路上的春日清晨,阳光明媚,雪光熠熠生辉,然而在这座繁忙的驿站,向南望去,只见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通向远方。 注释:九陌:指古代街道纵横交错如同棋盘一般。 晴明:晴朗明亮的天气。 积雪光:积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邮亭: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南望:面向南方远望。 路偏长:形容道路曲折遥远。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庞景元的深情厚谊
【译文】: 万里春光归汉苑,雪消石磴流急。云尽柴门落日低,归雁南浦见,新莺上林啼。清樽且约寻芳去,匹马西山路不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万里春回汉苑西”,写出了春天的到来。“禅林独步访幽栖”写出了作者在春天里独自漫步,寻找隐居的地方。“归雁每从南浦见”,写出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新莺多在上林啼”,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清尊且约寻芳去,匹马西山路不迷
【注释】 只尺江头路不赊:只有几步之遥的江头路却显得那么遥远。词客,诗酒之友。三径,泛指幽僻之处,也指隐士的居所。结社,聚众。青莲,莲花,此处借指佛教。情自遣,用笛声来抒发感情。山移水恨怅无涯:山移动了,水也流远了,而人的哀伤却无法排遣。迟回,徘徊不前。银灯:指蜡烛。 【译文】 在江头上,路还那么远,我追寻着词人共进餐霞。 诗题黄菊开三径,社结青莲是一家。 笛声凄婉,弦断声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黄山人元光侍养广城寓馆趋访一首》。 首句“潜幽城市掩柴关”,意思是说,我隐居在深山之中,城市被隐藏起来,只有柴门才露出一丝痕迹。这里的“柴关”指的是隐居的地方,象征着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决心和志向。 第二句“菽水承欢慰母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菽水”指的是豆粥,代表了母亲的辛勤抚养;“承欢”则是指得到欢乐,表达了诗人感恩母亲养育之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