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金
【注】岁暮:一年将尽。他乡,客居异地。壮士志:指有志之士。冰销:意志消沉。易说:容易理解。承平:太平之时。斗刁:斗智角力。叔季:衰微之世。民风:民俗风俗。关气数:关系国运。偷安:苟且求安。寄寮:寄居在官舍。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退隐后。当时作者已是“老病昏昏”的垂暮之人,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对时事忧心忡忡。 首两句“岁暮他乡感寂寥,况闻壮士志冰销”。岁末他乡,更令人感到孤寂
【注释】江头:指长江之口。最幽胜:最幽静优美。陟:攀登。危岑:险峻高耸的山峰。超:超越自我,意气高昂。爱:喜爱。早暮潮:早晨傍晚的潮水。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欣赏画景时的感受。首句以"最幽胜"三字点明江口风光之幽美。次句"静坐意自超",表现了诗人静坐观景而心旷神怡的愉悦心情,"超",超凡脱俗,超然物外之意。三四两句是说,何必去攀爬险峻的高岭呢?我更爱欣赏这江头上早晚的潮水
注释: 临流欣赏涧水曲,登山观赏云朵幻。 美好的景色到处都有,使人愉悦的情愫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的名句,表达了作者游赏自然美景时的心情和感受。诗中描绘了临流、登山两种不同的景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宁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烟云何事说非娱:烟云,指山水画中的云雾缭绕。说非娱,意指这种景象并不带来真正的快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绘画中虚无飘渺境界的不满。 2. 廿载倪黄拟问途:倪黄,指北宋画家倪瓒和黄公望。意指诗人在绘画上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学习,希望能够通过绘画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3. 不厌千番裁侧理:裁侧理,意指裁剪和调整画面的布局。诗人表示在绘画过程中不怕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整构图
【注释】 适园:园中,花园。 筑少楼台:修筑了亭台,但规模不大。 只把幽香着处栽:只在香气最浓的地方栽种。 疏影傍池生浪细:疏朗的影子倒映在池水中,像波浪一样轻轻荡漾。 蓓绕放识春来:花蕾环绕在枝头,知道春天就要来了。 烟迷斜干穿丛竹,雪压寒枝破绿苔:烟雾笼罩着弯曲的树枝,穿过竹林;大雪压在枯枝上,将青苔冻裂。 今岁主人无远棹,倚窗寄语莫迟开:今年的主人没有远行的船,请依窗寄语不要晚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石田翁在秋日夜晚停宿的情境,通过描绘他的书法艺术和他对书法的热情来表达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千秋墨妙雨沈沈:这句话描述了石田翁的书法作品如同千年的墨宝一样,充满了深深的魅力。"墨妙"指的是书法的艺术之美,"雨沈沈"则形容了秋天夜晚的雨水,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 百遍临摹未应心:这句话表达了石田翁反复临摹他的书法作品,但仍然感觉不到满足的心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七言律诗。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东庄小筑欠迂回,差喜春花面面开。 注释:在东边的庄园里建造了小小的房子,这让我有些曲折感,但幸好这里的春天花开得如此繁盛。 2. 文从肯临看绿竹,蓬门愿与扫苍苔。 注释:文人墨客愿意来我家欣赏翠绿的竹子,我也很乐意清理掉门前的青苔。 3. 清新句为园生色,隽妙香从腕底来。 注释:清新的文字让花园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首诗的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莫从世事说穷通”一句,诗人表示他不跟随世俗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得失和贫富。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这里的“穷通”是世俗的眼光,而诗人则选择了“云山”,这是他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归宿。 “爱画每因怀顾陆”一句,诗人提到了他的好友顾恺之和张僧繇,他们都擅长绘画,他们的画作充满了生活气息
墙东小筑适成园,敢托清谈避世喧。 守拙林泉聊乐志,怡情花竹每忘言。 注释:在墙的东边建了一座小小的庭院,正好可以种上花草树木。我不敢在这里谈论清高的事情,以免被世人嘲笑。我选择在这里守护拙朴的生活态度,以山水为伴,以花木为乐,时常忘记言语。 无声诗借消长日,活泼机参傍水源。 身与烟霞多夙契,寻幽每到月临轩。 注释:诗歌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注释】 江乡:指诗人家乡所在的江河两岸地区。凋弊:衰败,衰落。况复:何况又。困沈疴:疾病缠身。草舍:简陋的房屋。晨星:比喻微薄的收入。荒田:贫瘠的田地。蒿艾:一种杂草,这里比喻贫穷。隐豹:隐藏在草丛中的豹子,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仕。狼狈:形容穷困窘迫的样子。类贪魔:比喻贪婪的人。生计:生活来源。徒劳:白费力气。唤:召唤,呼唤。奈何:无办法,无可奈何。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言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