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金
步赵于岗孝廉韵三首 幽香廿种付贞珉,集艳真成百裥裙。 聚物每缘归所好,遗珠深惜未多闻。 镌华寿石留春色,过水风行比浪纹。 何敢劳君重期许,此生只合嗜烟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幽香廿种付贞珉 - 注释: 形容香气浓郁如同多种花卉聚集在一起。 - 赏析: 此句以“幽香”开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诗中人物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同时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重要语句进行分析。 “夏日园居即事”,点明题目是写夏日园居的即景,这是全诗的开端,也是全诗的主旨。“欹红亸翠满回塘,四面栽花断续香”这两句写园中景致,是诗人观察所得。“欹红亸翠满回塘,四面栽花断续香”,从色彩上描写了夏景:红艳艳的芍药,翠绿的荷花
【注释】 1. 题画:在图画上题诗。 2. 藉(jiè):坐卧。 3. 扬歌:歌唱。 4. 山阿:山的旁边,指近山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闲居无事之时。诗人在闲暇之余,常到山水之间去游览欣赏,并常常借景抒怀。此诗是他在一次游玩后即兴题于所游之画上的两首小诗,第一首是说携琴而坐,弹罢之后又放声高歌;第二首则是说夜深了还静坐不动,因为此地月色特别明亮。 “携琴藉山阿”,点明题诗的地点和时间
注释: 城市:指繁华的城市。 裹足:指因循守旧,不敢迈步向前。 吟行:漫步行走。 生性:天性、本性。 嗜烟霞:喜欢烟霞之美。 静者本无心:心境平和的人,本来就没有杂念。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的诗。 第一句“城市久裹足,吟行梅花林”,表达了诗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压抑,渴望逃离到自然中去。他走在被梅花覆盖的小路上,享受着宁静和美丽。 第二句“生性嗜烟霞
注释:我乘着船荡漾在广阔的湖面上,远处的景色如烟一般朦胧,一片菰蒲(水生植物)随风摇曳。 我被这美景吸引住了,看得入迷,心中与白云一起飘荡。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乘船游览湖泊,看到湖光山色,心旷神怡,不禁产生出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首句“荡舟万顷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和活动的环境,“烟景渺菰蒲”描写了湖上风光,“菰蒲”即指水生植物。次句“贪看情不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偶写富春江,涛声涌怒泷。 苇汀双白鹭,掠影过篷窗。 注释:偶然描绘了富春江的景象,江水波涛汹涌,如同怒冲冲的瀑布一样。在苇塘中,有两只白鹭正在捕食,它们的身影掠过船篷窗外。 译文:偶然描绘了富春江的景象,江水波涛汹涌,如同怒冲冲的瀑布一样。在苇塘中,有两只白鹭正在捕食,它们的身影掠过船篷窗外。 赏析:此诗描绘了偶遇富春江的景色,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水的壮观和白鹭的美丽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高车枉顾屡相经: - “高车”通常指的是高官或显赫人物的马车。 - “枉顾”表示这些高官多次经过此地。 - “屡相经”意味着这些高官经常来访。 2. 拾级看山眼倍青: - 拾级而上,指登上高处。 - “看山”表明诗人站在高处观看远处的山景。 - “眼倍青”形容眼睛因远望而感到明亮。 3. 望益旧栽三径竹: - “望益”可能是指某处地名或标志。 -
【诗句注释】 1. 偶挂蓉湖十幅蒲:偶尔挂在蓉湖的十张蒲草。 2. 听松访古仰琼厨:在松林中倾听,追寻古代的故事,仰慕琼台之厨房(指古代帝王所食的御膳)。 3. 龙章犹湿自天墨:龙纹的书卷上仍然沾有来自天上的墨迹。 4. 渔隐珍藏内府图:像渔人隐居一样珍视收藏内府的地图。 5. 千古竹炉传雅韵:竹制的茶炉传承着千年雅致的韵味。 6. 两家温砚证相符:两家的文房用品都证明了它们的和谐一致。 7.
【注释】 剥(bó)筑:指砍伐树木。剥,动词,砍;筑,动词,堆土。 何太频:怎么那么频繁。 厌连晨:厌恶连续的早晨。 一椽:一间房的椽子。 藉(jiè)容膝:比喻小而足以容膝之地。语本《孟子·尽心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自崖山,漂流到泗上来,止于洙、泗之间,观书于鲁桥门,有顷乃去。”后因以“沧浪”喻隐居之所。 十亩园亭尽供宾
【注释】 题画:指代自己的诗作。 崎岖:形容山势险峻曲折。 乳山:在今山东省临清县东,为一天然石峰。 行倦枕石眠:意思是行走劳累,便躺在石头上小憩片刻。 归途:回家的路。 浑忘却:全都忘记了。 坐对夕阳烟:面对着落日的余晖和烟雾。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行倦枕石眠”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又用“归途浑忘却”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最后“坐对夕阳烟”则写出了他对家乡美景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