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题解】 此诗是送别之作。张子白,即张谓(768—835),字子野,幽州昌平人。唐代文学家。大历(766—779)年间进士。曾任国子监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全唐诗》存其诗二卷。 “西凉春色图”,指张子白带有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县)风光的一幅春景画。张子白任上元县令时所画的《西凉春色图》,诗人在这首诗中以“即送之任”为题赠别。 【注释】 驿路:官道。 西湖:杭州的别称 。 重访:再次访问。 半闲堂
注释: 玉箫金管:指乐器,这里泛指音乐。啸傲青松起未迟:意思是在青山之中,悠然自得地吟诗作赋,毫不迟疑。白下:今江苏南京。惭白发:因惭愧自己头发已白而相让。输君:指比不上你,输给你了。长似画中时:意谓像画上的人物那样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人以清丽的语言,赞美了友人张蠡秋才华横溢,气宇轩昂的风采,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才情的钦佩和倾慕之情。全诗用典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之痕
诗句原文:一株疏柳一株枫,斜应悬厓落照红。 译文: 在这幅画中,一株细长的柳树和一株枫树相互依偎,它们在斜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亮。 注释: 1. “一株”:指画面上呈现的一棵柳树和一棵枫树。 2. “疏柳”:描述柳树枝条稀疏、随风摇曳的样子。 3. “一株枫”:同样描述另一棵枫树。 4. “斜应”:呼应,与前文形成对比或和谐。 5. “悬厓”:指悬崖峭壁,强调地势的险峻。 6. “落照”
【注释】传经台:相传孔子曾经在鲁国讲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颜渊、子路等人都曾在此听讲。后来人们就把讲学的处所称为“传经台”。 高岑:高峻的山丘。 东京:东汉朝。 子深:指孔子。 声伎:歌舞艺人。 【赏析】这首诗是马融写在石室口占的,表达了他想要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为伍的想法。诗中以传经台为背景,描绘了孔子讲学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张穆庵:即张岱,明代文学家。属题云在山庄:指张岱为王士祯的《云栖山庄图》所作的题词。云在山庄:王士祯号渔洋山人,故称。其地位于今浙江绍兴市西南的会稽山阴,风景秀丽,有“云栖”之美名。 历下:古地名,在山东济南府。某氏园:王士祯所居之园。 其三:第三首。 褰帷:拉开帘子。明湖:济南大明湖。 蘧庐:古代的一种房屋,用蘧(一种植物)皮做成,形似草棚而小,供人居住。这里借指隐者简陋的居室。
【注释】 (1)石田:指诗人自己的住所。 (2)辨能真:能辨别真伪。 (3)四座:指四方之人。 (4)爨下:指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5)丰城:《晋书》载,王敦谋反,司马睿逃到江中去,丰城人董艾献计于温峤,温峤说“丰城剑气,固应属君”,后来被用来形容有才能的人。望气:指占卜。 【赏析】 这首诗是题画诗,写自己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得、与世无争。首句点明自己隐居的地点是石田;二句写石田的景色
注释: 1. 短衣匹马便孤征:意思是说,他身着短衣骑上马就踏上了孤独的征途。 2. 帝识循良在此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已经认识他是一个循良的人,所以派他去边疆任职。 3. 边徼如今要民牧:边塞如今需要民众去放牧。 4. 请看才子作长城:意思是说,请你们看这个有才能的人是如何建设起一道长城的。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张子白大令赴任西凉的祝愿和期望
诗句如下: 息隐园中大隐人, 闲居一赋自娱亲。 琴书无恙风流在, 六代中郎有后身。 注释说明: - “息隐园中大隐人”:描述了一位居住在息隐园中的隐士,他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 - “闲居一赋自娱亲”:诗人在空闲时创作诗文以娱乐自己和家人。 - “琴书无恙风流在”:表达了即使身处静谧之地,诗人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采和才情。 - “六代中郎有后身”:引用了历史典故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只餐山翠与湖光,揽辔清风动路旁。 —— 只享用着山间的绿意和湖边的景色,微风拂过带来清凉,路边的柳树随风轻摆。 - 若画使君行部处,一行堤柳一株棠。 —— 如果用画笔描绘使君(太守)巡察地方的场景,那么堤上的柳树一排,岸边的棠树一棵就足以勾勒出整个画面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翠、湖光、清风和柳树、棠花等自然景物的美丽
《题闺人真 其二》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孙星衍创作的古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曾记䏈吟夜阁虚,小园松竹亦萧疏。 无人斗茗焚香坐,廿载绳床拥乱书。 2. 词语释义: - 曾记:曾经记得 - 䏈吟:一种吟咏方式,指夜间在室内低声吟诵诗篇以寄托情感。 - 夜阁虚:夜晚的书阁空无一人 - 小园:一个小巧的园林 - 松竹:松树和竹子,常用于形容清雅的环境 - 萧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