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诗名:题春帆北上图 其一天人策上惊时辈,湖海才高作壮游。 回首浙西山色里,何人能上李膺舟。 注释: - “天人策上”:指朝廷上的对策,显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智慧。 - “惊时辈”:让当时的人们惊讶自己的才能。 - “湖海才高”:形容作者具有深厚的学识和才华。 - “作壮游”:以远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 “回首浙西”:指的是浙江西部的山景,这里用来表达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 - “李膺舟”
【注释】 题闺人真 其三:题,写诗。 营奠:指祭祀。 营斋:指斋戒。 等闲事:平常的事情。 孟光同传约梁鸿:典出《列女传·梁鸿妇》,梁鸿的妻子名叫孟光,两人一起隐居于霸陵山(在今陕西长安东),夫妻二人都以耕作为生。 【赏析】 此为组诗之第三首。全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对恩爱夫妇的平凡生活。 “人间小别太匆匆,墓碣新镌宿莽中。”这两句是说,人生短暂,别离又是那么匆忙,于是便将彼此埋在了一起
【注释】 题闺人真 其一:指题画。闺人:女子的代称。 春风:春日的和风。 生绡(shāo):一种薄而透明的丝织品,有光泽。 输与:赠与,让给。 玉京: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地。此处泛指仙境、天堂。 红颜:指美女的青春容颜。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描写了一个春天里的女子在画上的情景:她站在山间,被和煦的春风拂面,她对着远方的山峰,展露出自己如生的丝绢般的美丽面容。她的美丽如同出尘的仙子
胡雒君环山小隐图其二 孙星衍诗作赏析 1. 诗句原文 曲曲青溪忆钓游,萧萧丛桂足淹留。 旁人问讯陶潜宅,千仞山围万卷楼。 2. 译文 曲折蜿蜒的清澈溪流,我回忆起垂钓的悠然时光; 茂盛的桂花在风中轻轻摇曳,让人留恋忘返。 路人询问是否知晓陶渊明的家,只见山峰高耸,如同守护着万卷书籍的图书馆。 3. 注释 ①胡雒君:指作者自号胡雒君。②青溪:泛指清澈的小溪。③丛桂:指丛生的桂花树。④陶潜
诗句:一样莼鲈动远思,春江我更挂帆迟。 注释翻译:一样是思念故乡的莼菜和鲈鱼,看到春天的江水,我更加不愿意早早地扬帆出发。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一样莼鲈动远思,春江我更挂帆迟”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家乡莼鲈的情感,以及在春江上扬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家乡、无法归乡的无奈之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
赏析李观察《晒药》 在李观察的笔下,“晒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人生哲理。 首句“茅檐赤日正暄妍”,描绘了一幅夏日里炎热而阳光普照的景象。诗人通过色彩鲜明的笔触,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炽热而充满活力的自然环境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温暖与生机。这里的“赤日”不仅指太阳的颜色,更象征着炽热、光明和力量。而“暄妍”则传达出这种热烈而明媚的感觉。 “料检参苓入笼全”
诗句原文 万壑千岩尺幅收,白云盟在愧闲鸥。我寻五岳才登四,试展生绡作卧游 译文注释 万壑千岩的景致被收入一幅尺幅画中,白云盟誓之地令人感到惭愧,因为我只找到了四座山。现在我试着用生绡布来绘制这幅画,以便躺在床上也能欣赏它。 赏析 这首诗是孙星衍为胡雒君(虔)所作的《匡庐识面图》之第三幅。整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千壑万岩、白云盟誓之地等美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庐山的诗。首句“匡庐识面图为胡雒君”指的是在庐山上辨认出胡雒君所画的图。第二句“搜讨名山为注书”则表达了诗人为了记录和研究各种名山而进行深入探索的决心。第三句“傅阳原似古时无”描绘了庐山的傅阳原像古代一样宁静美丽,没有现代城市的喧嚣。第四句“约君近访安丰岭”邀请胡雒君一同去庐山安丰岭探访。最后一句“一补人间禹迹图”表示希望在这次探访中能够补充和完善关于中国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
诗句释义: 水中分种日中栽,画出江南锦翠堆。两岸翻车声尽歇,使君甘露应期来。 译文: 在水中央将种子分开播种,太阳下种植,就像在江南的锦绣之中堆叠。两岸的运输船只已经停歇,使得官道上的交通畅通无阻。 关键词解释: - 水中分种:在水中央进行种子的分割和播种,这是对农业灌溉的一种技术描述。 - 日中栽:太阳下的种植,可能指的是利用阳光进行农作物的生长。 - 画出江南锦翠堆:形容种植出的植物繁茂
【解析】 题停琴伫月图其二的意思是名山多暇足良游,管领东南第一州。千古琴川风月地,弦歌飞上庾公楼。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结构、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名山多暇足良游,管领东南第一州。千古琴川风月地,弦歌飞上庾公楼”,这四句是全诗的第四联和第五联,其中“名山多暇足良游”一句点出题目“停琴伫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