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注释】 1. 白雪:指梅花。白雪为梅花的别名。《古诗源·梅花篇》云:“梅花,花之高洁者也。”何妨:不妨;何须。曲奏迟:即《梅花落》。曲奏,乐曲。古代有“曲尽”之说,所以用“奏迟”。 2. 青天:指天空。应问:应当问。月来时:指月亮出来的时候。 3. 使君:对太守、令尹之称。自有:自有其独特的才能。惊人句:能令人惊叹不已的句子。谢朓(tiǎo):南朝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注释】 卓午:正午,中午。折荷:把荷叶折成扇形,以供扇风取凉。碧筒:用绿玉制成的酒杯。簪裾:古代妇女的发饰,这里指官服。赚:诱骗。 【赏析】 这首诗作于李观察任陕西按察使时。李观察在座中分赋诗,即当场作诗分赠座中人。这是组诗中的第五篇。 首句“卓午凉生绿水湾”,写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午到湖边纳凉,湖面碧波荡漾,凉风吹来,十分舒适。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为后文写宴席上的情景作了铺垫。
诗名:《李观察座中分赋·其三·造酱》 覆瓶剩有著残书,三伏弆藏到腊初。此味由来胜盐豉,不知调鼎竟何如。 注释:这首诗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孙星衍创作的《李观察座中分赋》。诗句描述了一种独特的食物——造酱的过程和特点。诗中的“造酱”指的是用特定的方法制作出的美味调味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的酿造工艺。诗中“弆”字指收藏,意味着这种调味品在三伏天被收藏起来,待到腊月初才拿出来使用
注释: - 转粟功高到日边:指粮食通过转运使的功劳,可以到达日边。 - 乘槎人望若神仙:指搭乘木筏的人仰望,好像看到神仙一样。 - 一轮卿月升霄汉:一轮明亮的月亮升起在天空中。 - 又和虞廷奏五弦:再次演奏虞舜时期的乐曲《五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官员的功绩和品德。 首句“转粟功高到日边”,描绘了古代官员通过转运使的功劳,可以到达日边
注释: 青溪曲曲折折,我在那里回忆起曾经的钓游。 丛桂萧萧,足以让人停留不前。 旁人问及陶潜的家,只见高耸的山围住万卷的书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雒君在小隐图中的第一首。诗的前两句写他回忆起青溪曲曲折折的地方,那里曾是他钓鱼游玩的地方,而现在他却留在那里。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的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让他流连忘返。后两句写他询问旁人关于陶潜家的地址,只见高耸的山围绕着万卷的书楼
浮瓜 清泉手汲注磁盆,沁齿凉生碧玉痕。 一㨾寒浆图一饱,青门何必忆朱门。 注释: 浮瓜:指夏天的西瓜,也泛指清凉饮料。 清泉手汲:用清泉水取水。 注磁盆:盛在瓷盆中。 沁齿:浸透牙齿,比喻清凉可口。 碧玉痕:形容西瓜切开后,鲜红的果肉和黑色的籽儿形成鲜明对比,犹如碧玉般美丽。 青门:古代城门名,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朱门:古代豪门大宅之门,此处借指富家子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清凉饮料的诗
似雪寒光透苎衣,晶盘相对却炎威。 只除天上条冰贵,卖到人间一片稀。 注释: 1. 似雪寒光透苎衣:形容冰的色泽像雪一样白,透过衣服显得晶莹剔透。 2. 晶盘相对:比喻冰块在盘中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形成水晶般的景象。 3. 却炎威:形容冰块在炎热的环境中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 4. 只除天上条冰贵:表示只有天上的冰块才如此珍贵。 5. 卖到人间一片稀:意味着即使是普通人家也难以得到这样的冰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诗人感情的地方,如景、情、人、事、物等,然后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旨。此题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所以答案中的每一句诗句都要加上相关的注解。 【答案】 ①缫丝:指女子织布。②经纶:治国理政之策;丝线。③素心:纯洁的心。④辛若:辛酸苦楚
【题解】 这是一首七律诗。首句“君于”二字,是说作者和丹阳道中踏雪䏈的友人是同乡。次句“我恨”二字,说明作者对友人久未识面感到遗憾。三、四两句,是说在丹阳山色里,自己独行时,雪花如掌般大,飘飘而下。末句“怅好”,是说自己惆怅喜爱丹阳山的风光。 【注释】 1. 余:指诗人本人。秋农:即徐霞客,字振之,号霞游,明末清初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2. 丹阳道中:指经过丹阳(今属江苏)时。3. 䏈吟图
【注释】 ①“六年”二句:诗人自叙六年前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如今回到家乡,感慨时光飞逝。尘土梦乡庐(指京城):京城的尘雾像泥土一样笼罩着故乡的房屋,使故乡显得模糊不清。锦翠林峦画不如:京城的林木郁郁葱葱,景色秀丽,比画卷上描绘的好得多,但终究比不上自己家乡的山水之美。 ②犹对青山染须发:面对青山,自己的头发被青翠染黑了。犹:还;染:染黑。青山:山色,此处指代家乡的山。须发:胡须和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