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七夕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通过天上织女与牛郎的相会,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爱情的追求,同时寄寓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七夕: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2. 夷羿:古代神话中的善射的神箭手。 3. 素娥:月亮女神,又称嫦娥。 4. 玉清:即月亮。 5. 长庚:星名,指金星。 6. 银湾:天河。 7. 鹊驾:鹊桥,即银河。 8.
【注释】 游摄山诗 其一 夜饮幽居庵 山寒依虚坳,孤月下危壁。 竹里嘘惊风,尊前失狂客。 翻翻鹊群动,露草明有迹。 孤筇此中去,雏仆夜安覛。 散立各不言,危蹲望疑石。 荧荧平桥上,独影下空碧。 藉苔温寒虫,据柏听霜𦑜。 仙灵呼不起,天乐散虚白。 归视伴侣希,馀尊倒砂砾。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夜宿于摄山幽居庵,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组诗,共二十首,每首都有其独特的意境与风格
题熹平石经榻本次翁阁学熹平经石立千载,砚山主人去百年。 摩挲榻本玩残字,吉黄片羽欣流传。 虎贲相对故宛尔,灵光犹在仍岿然。 北平阁学今退谷,研经闭户穷遗编。 搜奇快睹古汲冢,博物不数张茂先。 汉碑唐刻鉴不爽,如以寸晷知羲躔。 长篇连牍题为我,装用贝锦熏龙涎。 我贫而仕尚壁立,购此不惜十万钱。 邯郸淳书已细释,蔡中郎笔谁重镌。 关中洛下昔亲到,询访古迹怀丹铅。 开成尚见碣排比,鸿都空想车喧填。
正月一日 正月一日,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䧿群争枝日红敛,曙色隔帷青睒睒。 䧿(zhú)群:形容鸟儿争相飞向枝头的景象。 红敛:形容红花收敛、凋谢。 曙色隔帷青睒睒:曙色透过窗帘投射进来,映照出室内的光影,显得有些暗淡。 兰膏:指蜡烛。 向壁:对着墙壁。 分晓妍(yán):分开晨光中的美景。 忆昨客至缸华前:回忆起昨天有客人来到缸华前(可能是指家中有客人来访)。 爆声砰訇响深屋,小弟环阶起相逐。
【注释】 寒旻:寒天,即冬天的天色。 缺月挂亭午(wǔ):月亮偏斜挂在亭子里,时间大约在正午。 篁(huáng)支袅相倚:竹林里竹子挺拔向上生长,相互依偎。篁,竹林。袅,细长的样子。 树杪(miǎo):树枝的顶端。 想见三月时:想象当年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 溪声怨无主:溪水的声音好像在责怪没有人来照看它。 童:幼小。 【赏析】 《游摄山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首诗
【注释】 1. 七:数,七杯。 2. 我狂亦有朋(我狂也有朋友):我虽狂放不羁,但并不孤僻,仍有知心的朋友。 3. 黄茅庵:黄色茅草的寺庙。 4. 一痕路:一道痕迹,指小路。 5. 岂意从君复幽步:哪里想到你还会再踏上这条幽深的小道。 6. 荒墩(dūn):即“土墩”,一种古代军事防御设施,三丈高的土堆。 7. 骨多人少苔砖横:骨头上长满了苔藓,砖块纵横交错。 8. 青蒿刺袂不得过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 天清月出镫如丝,中堂有客长相思。——天清月明,灯火通明的庭院中有位客人正在深深地怀念远方的爱人。 流萤风吹满纱碧,华池夜兴愁欲瘠,露迹荧荧拾遗魄。——夜晚,流萤在风中飞舞,月光洒在纱窗上,映出绿色的一片碧空,我在这里闲坐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却因思念而感到心烦意乱,好像身体消瘦一样。 美人赠我枯桐琴,欲往报之青松心。——美人赠给我一张枯琴,我想用琴声来报答她的深情。
《乌夜啼·秋阴时晴现》 惊乌啼霜头夜白,空翠海绡如不隔。 机中锦字织未成,寒入兰堂一镫碧。 呜呜叩阁催望郎,思泪滴石春苔黄。 残星离离掩闺卧,罢瑟虚衾听鸿过。 注释: 1. 惊乌啼霜头夜白 - 形容鸟叫声在夜晚显得特别凄凉。 2. 空翠海绡如不隔 - 形容景色如同海中的丝绸一样透明,仿佛隔着一层。 3. 机中锦字织未成 - 指女子在家中织着锦字信。 4. 寒入兰堂一镫碧 -
诗句注释: - 风轩初来梦如线:风轻轻的推开窗户,像一条细线。 - 暝色团华隔人面:天色已晚,如同团团的花遮住了脸。 - 石上腕怯菭根霜:在石头上,手腕被菭(一种植物)的叶子和霜冻感到冷。 - 菭根当怀堕荧湿:菭根当怀里滑落着萤火虫,湿润而闪亮。 - 薄扇秋陈障风立:薄薄的蒲扇,秋天的旧物,阻挡了风。 - 细烟入竹飞暗魂:一缕细烟飘进竹林里,让人感到一种幽远的魂牵梦萦。 - 露槛星稀怨萤蛰
晓行句曲道中 山寒初断霭,月晓不收明。 暗影出门见,羁魂达夜惊。 树浓知鹊在,烟动识人行。 无数涧花落,晨莺第一声。 山雨纸钱尽,不知何处坟。 细花行近见,丛筱踏才分。 堤树留残蒂,湖波定晓云。 生憎人事动,日气又絪缊。 【注释】 (1)晓行句曲道:早晨在句曲山道上行走。(2)寒:冷;初:刚刚;断霭:指云雾缭绕的景象;(3)收:收敛,消散。明:明亮;(4)暗影:形容天色昏暗;出:出现;(5)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