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注释】 论交三世忝年家:论交,交友;三世,指与朋友交往的三代。忝(tiǎn), 谦词,表示有愧。年家,指年辈相同的朋友。翰墨,指书信、文稿等。临分,即将分别时。嘉,赞美。住惯北方耐风雪,却寻邓尉貌梅花:北方寒冷,所以习惯了北方的生活。邓尉山,在今苏州南,山上多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友人即将离去而作的留别诗。 开头二句写自己与友人相交三代之久,感到自愧不如
松图写赠伯严世老弟七十双寿 这首诗是一幅画,描绘了诗人送给伯严的画作《松树》,表达了他对伯严长寿的祝福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阅尽冰霜辟尽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伯严经历磨难、克服困难的敬佩之情。"阅尽冰霜"意味着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挫折,"辟尽尘"则表示清除了世间的污秽和浮躁。 2. 同心离立谁伦比?:这里表达了诗人与伯严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共同面对困难
【注释】 绥之:即郑盦,字绥之。郋亭:山名,在江苏无锡县东北。郑学:指《周易》。郑氏注本。十手传模统系图:指郑玄的十卷《易》注本。传、模、统、系,都是郑玄注解《周易》时所用的术语。 世论正将祧颉诵:指世人正在推崇郑玄的《易》注。 穷研:深究。殊孤:特别孤独。 【赏析】 此诗是题郑盦的《雪夜校书图》所作。郑盦(1758—1836年),字绥之,号铁庵,江苏无锡人。他是清代学者
【注释】 沈:深,浓。岩扉:山岩上的门,隐者居处。 尊酒:指美酒。 岁寒心:指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忠心和节操。 春归:比喻国运、家运的兴旺发达。 【赏析】: 首句“酒坐晤日本黄叶秋造为述受姓之自录示先德溪边扫落叶绝句依韵追和”,是说诗人在秋天里坐下来与友人谈论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并把自己的志向和经历写下来给朋友看。“黄叶”二字写出了秋天的特点,而秋天又是多事之秋,因此引出了下面的话题。
艮儿生 两儿生及我趋庭,摩顶犹期遗一经。 风木八年桑海换,头颅如许说添丁。 注释: 1. 艮儿生:指作者的长子。 2. 两儿生及我趋庭:意为作者的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能够追随父亲学习了。 3. 摩顶犹期遗一经:意为作者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学问的人,能够继承父亲的学问,留下经书。 4. 风木:此处代指父亲。 5. 风木八年:意为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意味着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6. 桑海换
注释: 宽孙世讲画梅花,是受到庭训的影响。我打算向南游历,手书字画便面相别,为友人赋词作谢并赠别行。 补之笔法清寒高洁,不购买胭脂来绘牡丹。 得到米山农的启示,世人莫把画师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绘画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注释:柯凤孙在上元节留宿王静庵,夜谈诗篇,为王复庐题写《夜话诗稿》。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 人间何时才是太平年,世事如梦,人世沧桑,如今已无言语可说。我们只能相视而笑,看着那双旧麻鞋,心中满是泪水,感叹着世间的变迁。 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 裂开一匹帛布,清澈的碧水流淌其中。我将我的诗篇投入其中,希望能够寄托我的灵魂。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无常
《题吴恪斋为罗稷臣画梅》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和绘画作品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绘画作品的赞赏,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诗句中的关键词“颉颃”和“重瀛”分别指的是雄鹰和广阔的海洋。雄鹰在天空中飞翔,象征着英勇、自由和力量,而广阔的海洋则象征着宽广的胸怀和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特质,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名句“百年义法重师承,文字能关国废兴。东注风裁撝约学,制科取士讵无凭?”的翻译为: 百年来重视师承和学问的重要性,文字能够关系到国家兴衰。东注之风裁和撝约之学,制科取士岂能没有依据?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 诗句解析: 1. “百年义法重师承”:强调了百年来重视师承和学问的重要性。 2. “文字能关国废兴”:文字能够关系到国家兴衰。 3. “东注风裁撝约学”
注释: 策策:落叶声。 空山雨过:指秋天的雨后,山林空寂。 解会:理解领会。 只道:只说。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野景色。诗人独坐酒桌前,听着秋风萧瑟的声音,看着落叶纷飞,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孤独。他独自掩上门扉,躲避世俗的繁华和喧嚣。在雨后的空山里,斜晖映照在树叶上,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然而,他的内心却无法理解这种宁静的美,反而觉得只有先生才会这样避世隐居,远离尘世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