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之下笔占清寒,不买胭脂绘牡丹。
得米山农元有例,世人莫作画师看。
注释:
宽孙世讲画梅花,是受到庭训的影响。我打算向南游历,手书字画便面相别,为友人赋词作谢并赠别行。
补之笔法清寒高洁,不购买胭脂来绘牡丹。
得到米山农的启示,世人莫把画师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绘画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补之下笔占清寒,不买胭脂绘牡丹。
得米山农元有例,世人莫作画师看。
注释:
宽孙世讲画梅花,是受到庭训的影响。我打算向南游历,手书字画便面相别,为友人赋词作谢并赠别行。
补之笔法清寒高洁,不购买胭脂来绘牡丹。
得到米山农的启示,世人莫把画师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绘画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注释: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 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 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译文: 十一月十四日晚上在水斋与苏盦一同等待月亮升起就送你去北方(北行)。 树静泉枯山谷寒,熄灯不言语对靠栏杆。 断钟落在深涧中找不到,好月儿高悬云间任我欣赏。 却在山里筹划一次小聚会,试着回想过去的美好时光。
【注释】 ①“春江”二句:诗筒把向春江读。把:持,执;春江:指春天的江面。 ②月满船:形容月光皎洁如镜。 ③度云海:渡过云涛。 ④风泉:《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子敬曰:‘顾长康何如?’答曰:‘顾画如鬼工,五岳散复,但目耳鼻口形似而丑。” ⑤别来痛逝:指作者与友人分别已久,思念朋友之深如同失去了他一样。 ⑥他日论文识子偏:他日:未来之日,指将来;识:赏识;偏:不一般。 ⑦缄泪寄将频北望
【注释】 宿灌佘山居:住在灌佘山的山居。 数竿竹外无多地,半属梅花半属兰:几根竹子在竹林外面没有多少地方,一半属于梅花,一半属于兰花。 留客便盘圆石坐:客人来了就在地上摆张圆石桌子坐下。 借书惯就绿阴摊:借书的人习惯坐在树荫下看书。 空阶驯雀寻常下:空荡的台阶上常有麻雀嬉戏。 小沼潜鱼自在宽:小池塘里游动的鱼儿很自在。 有酒不应成独饮:即使有酒也不应独自饮酒。 墙头还泥好烟峦
这首诗的格式如下: 水退同周彦升黄子穆丈林贻庵啖荔长庆寺 溪堤欹塌稻孙斜,乞籴山僧对客嗟。 我辈且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 京圻水退徵输粟,海市钱荒盼捆茶。 莫过湖亭怀李赵,烟中城郭叫昏鸦。 注释: - 水退同周彦升黄子穆丈林贻庵啖荔长庆寺:水退之后,我们一起品尝荔枝于长庆寺。 - 溪堤欹塌稻孙斜,乞籴山僧对客嗟:溪边的堤岸倾斜,稻田弯曲,我们向山中的僧人购买粮食,客人对此感到叹息。 -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安排渔具号天随:指准备渔具,随风呼唤,希望出海捕鱼。 - 晞发沧洲已悔迟:早晨起床时头发还未干透,已经感到遗憾后悔了。 - 善病无方苏渴肺:形容病情严重到了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的地步。 - 懒吟有分赦愁髭:因为懒得吟诗而心情放松,从而减轻了忧愁和疲劳。 - 露兰香悴宁论服:露水和兰花的香气虽然让人感到疲倦,但是这种疲惫是难以消除的。 - 风叶秋深各自知:秋风渐起,树叶纷纷落下
诗句如下: ```似闻鶗鴂隔花鸣,百五匆匆记不清。 及未雨时烦作计,便成烟去那忘情? 无风帘幕仍香篆,如水楼台更笛声。 还是海棠沈睡好,枉烧银烛问蟆更。 ``` 注释 1. 鶗鴂:一种鸟类,声音哀婉凄切,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 2. 隔花鸣:形容鶗鴂的声音在花间传播,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 3. 百五:古代对农历五月的称呼,这里指五月的某一天。 4. 记不清
诗句原文:梦雨愁云暮复朝,似寒非暖最难料。 译文注释:梦中的雨和忧郁的云气在傍晚时又重新出现,它们给人的感觉既凉又热,难以预测。 赏析: 1. 诗歌主题:该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时分所经历的天气变化,通过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2. 艺术特色: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深度。同时,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
【注释】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河畔草如袍,扶上秋千地本高:河边的青草像一床大毯子,高高的秋千就立在它的上面。扶:攀援。“扶”通“攀”。 【译文】 河边的青草像一床大毯子,高高的秋千就立在它的上面。消息日边新嫁杏,风情露井昨开桃:从日边传来了新婚的消息,昨天的露井里开了桃花。屏山入梦犹胜画,井水沉愁不受篙:梦中的屏风比画还要美丽,井中的水却沉下忧愁不能舀取。守过黄昏还伫月,觉来失笑总徒劳
【注释】 过玉屏山庄:经过玉屏山庄。玉屏山在今安徽宣城市。舣(yǐ):停泊,靠岸。阳崎棹:指渔船。赪桐:红色的桐树,这里指桐花。欻(xū):突然,忽然。旧物当门惟石坐:门前旧物唯有石头。石坐:指石凳。尔时插架尽牙签;这时书架上摆满了书签。官资到手谁能餍(yàn):官位到手了,谁又能满足呢?官资:指官职。诗卷随身可也添:诗卷随身携带,也可以增加学问。江神:指江神祠。 【赏析】 《过玉屏山庄》
春阴和含晶韵 其一 落红庭院昼愔愔,半晌微晴半晌阴。 滞雨添成归燕懒,峭寒能否病鹦禁? 偶抬柳眼只生怅,稍展蕉心且见侵。 莫怨东风悭与便,吹犹不散酿还深。 注释: 1. 春阴和含晶韵: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 2. 落红庭院昼愔愔:庭院中落叶满地,静谧的阳光洒在庭院里。 3. 半晌微晴半晌阴:一会儿是微光闪烁的天空,一会儿又是阴云密布。 4. 滞雨添成归燕懒:雨水滞留
【注释】 论交三世忝年家:论交,交友;三世,指与朋友交往的三代。忝(tiǎn), 谦词,表示有愧。年家,指年辈相同的朋友。翰墨,指书信、文稿等。临分,即将分别时。嘉,赞美。住惯北方耐风雪,却寻邓尉貌梅花:北方寒冷,所以习惯了北方的生活。邓尉山,在今苏州南,山上多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友人即将离去而作的留别诗。 开头二句写自己与友人相交三代之久,感到自愧不如
松图写赠伯严世老弟七十双寿 这首诗是一幅画,描绘了诗人送给伯严的画作《松树》,表达了他对伯严长寿的祝福以及对他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阅尽冰霜辟尽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伯严经历磨难、克服困难的敬佩之情。"阅尽冰霜"意味着经历过许多困难和挫折,"辟尽尘"则表示清除了世间的污秽和浮躁。 2. 同心离立谁伦比?:这里表达了诗人与伯严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共同面对困难
艮儿生 两儿生及我趋庭,摩顶犹期遗一经。 风木八年桑海换,头颅如许说添丁。 注释: 1. 艮儿生:指作者的长子。 2. 两儿生及我趋庭:意为作者的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能够追随父亲学习了。 3. 摩顶犹期遗一经:意为作者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学问的人,能够继承父亲的学问,留下经书。 4. 风木:此处代指父亲。 5. 风木八年:意为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意味着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6. 桑海换
潜楼老弟病中乞为画松,予诺之犹期其愈也已而赴 至意不可负写此并系一绝 磥砢犹当中栋梁,廿年禁得几沧桑? 此心不死如寒木,试上劳山更北望。 赏析 磥砢犹当中栋梁,廿年禁得几沧桑?此心不死如寒木,试上劳山更北望。陈宝琛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老友潜楼的深深怀念与祝愿。“磥砢犹当中栋梁”描绘了一幅坚韧不屈的图景,比喻潜楼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旧保持着坚不可摧的精神。这象征着潜楼在逆境中的坚持和毅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逐句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的表达效果。 题梁节庵山水画册:节庵画山水,题其上曰“山中宰相”,今以《山中宰相》名之。诗写景抒情,意境高洁,风格清丽。第一句点明题画诗的主要内容,写断桥、数家村,雨后晴时河面涨满,景色宜人,但因天晴少雨多晴,河水涨落不定。第二句写雪白鹅儿在绿杨柳中游动,日高犹掩柴门
诗句原文: 萧萧鹤观晚春时,槐里千官盛漠仪。 不是侍中归五柞,柄臣学术有谁知? 注释解释: - 萧萧:形容鹤的叫声,也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 鹤观:指观赏鹤的地方。晚春时:指的是春季末期。 - 槐里: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皇宫或者重要的地方。 - 千官:形容人数众多,千官即成千上万的官员。 - 盛漠仪:形容场面盛大,仪式严肃。 - 归五柞:指皇帝退位,回到皇宫。 - 柄臣:指手握大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