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煌南
【注释】 东都:指洛阳,古时洛阳是国都。此去路漫漫:此去的道路漫长,漫漫,形容长。 回首离情泪不乾:回头再看离别之情,泪水已止不住流下来。 寞寂孤舟难写恨:寂寞的孤舟难以表达心中的仇恨。 家乡窃喜望中看:偷偷地盼望在远方看到的家乡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途中所作,表现了作者旅途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眷恋之情。 “东都此去路漫漫”一联,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东都洛阳的惆怅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词,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译文:翠绿的山环绕着高山势抱云,苍龙盘郁独超群。孤标百尺凌天汉,长啸一声入画纹。枝压细风来晚枕,影笼残月过朝曛。琴音鸟语资馀兴,足慰生平是此君。 注释:①敬和先生栖霞先生(栖霞山在江苏常熟),名栖霞,字文度,号栖霞居士。 ②翠绕:绿树围绕着。高山势抱:高高的山峰环抱着。 ③苍龙盘郁
【注释】 东都:指东都洛阳。此去路漫漫:指归途遥远漫长。寞寂:寂寞冷清。窃喜:偷偷欢喜。望中看:远望时看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首句点出题意,写自己离别故乡,乘船东下,路途遥遥,心情惆怅,不禁泪如泉涌。“东都”,即洛阳,唐东都,是当时国都所在,诗人以“东都”代称洛阳。“此去路漫漫”,言自己离乡背井,远离故土,归心似箭,但路途又非常遥远,难以预料,所以用“漫漫”二字形容
【注释】 ①栖霞先生:指唐代诗人贾岛。鸟松阁:在贾岛的居所。 ②青天绿地:天空和大地,泛指自然界。绝纤尘:纤尘,指细小的灰尘。这里形容自然景物清新、纯净。 ③炎威:炎热,暑气。侵不到:暑气不能侵入。个里:自己。天将清景付诗人:自然的美景都付给诗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登高望远,对自然之美赞叹不已。首句写登上高楼后所见景色之美妙,以“绝纤尘”三字概括出一片天地之间,没有一点尘埃污染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吴凤庙的修复和重建的期待。 首句“跃马横刀意气雄”,描绘了一幅战士英勇的画面,跃马横刀象征着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这里的“意气雄”形容战士们的气质和精神状态,充满了英雄气概。 次句“满腔热血破蛮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战士们的英勇行为和战斗精神。他们用满腔热血去战胜困难和敌人,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里的“蛮风”可能指的是敌人或困难
翠绕高山势抱云,苍龙盘郁独超群。 孤标百尺凌天汉,长啸一声入画纹。 枝压细风来晚枕,影笼残月过朝曛。 琴音鸟语资馀兴,足慰生平是此君
翁煌南是清代的诗人,他的作品《敬和栖霞先生鸟松阁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景色的独到感悟。以下是关于翁煌南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翁煌南,生于清光绪年间(具体时间不详),原籍台南盐水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在同治年间增生,并曾捐助军饷,获得五品衔的荣誉,后被补授儒学教授一职。在乙未割台之际,翁煌南还曾举兵抗日,展现出了其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英勇精神。明治三十年(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