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
注释:博宗人尔和是榷使的下属,他到访了榷使。 冰雪充盈道路昏,久虚轩盖叩柴门。 大雪封住了道路,昏暗一片。他久久叩着柴门等待。 他时再枉君车骑,计典残书构一尊。 总有一天会再来拜访你的车驾,用残破的书册来为你干杯
注释 棱棱:形容马的蹄子锋利,也指马毛光泽。渥洼:指良种马。铁骨金羁:比喻骏马。汗血:古代西域进贡的良马名。回:归。盛世:太平的时代。圉官:马圈官。老龙媒:即"老骝(liú)",古代对骏马的美称。 赏析 此为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和平盛世中的战马图。诗中通过对马的赞美,暗喻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玉历:古代的日历。新颁:新的颁布。七日来:从今天开始。金闺:皇宫内。镂得:雕刻。百花开:形容百花盛开。晋风荆俗:指晋朝和战国时期的楚国风俗。相传久:流传已久。好把:喜欢把。春光:春天的气息。剪下催:剪掉,催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新春时节的景象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诗人以“玉历新颁”开篇,点明了时间,然后以“七”字为引子,引出了“七日来”的描绘。接着
【注释】 1.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2. 帝城:指皇宫。3. 物华:物色,景象。4. 朔气:北风。5. 玉茵:喻雪。6. 灯寂莫:指无焰火。7. 塞垣春:塞外春风。8. 赏析:诗写在节日里,因大雪而使京城显得格外美丽。 【译文】 正月十五的夜晚,皇城中的景象是那么美好。不知为何天公不作美,竟降下了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天上本不应有如此寒冷的气候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元好问(1190-1257)的五言律诗。元好问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元宵夜观灯的盛况,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灯火辉煌的元宵之夜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元宵节热闹繁华场面的喜爱之情。 “东风半月度辽滨,柳线依依欲近人。” 首句起韵,“东风”点题,写正月十五夜月明如昼,风和日丽;“半月”点明时间是在元宵节。次句写“柳线”,用拟人的手法,把垂柳比作美人,形象生动,给人以柔美的感觉
【注释】 喜游:高兴游赏。竟日:整天。苏合:香名,即苏合香,又名熏陆香。高烧:燃烧得旺盛的火焰。落晖:夕阳西下时光辉的余晖。银鹿:指月亮。欲:要。栖鸟: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金尊:金色的酒器。晚花:傍晚开放的花朵。 赏析: 此诗写诗人春夜出游的所见所感。 首句“喜游竟日不忘归”点出出游的主题,是说整天游玩而没有忘记回家。 二句“苏合高烧继落晖”描写了诗人游兴之浓。苏合香,即熏陆香,是一种香料
【注释】 1. 云岩:指云岩寺,在今浙江绍兴。 2. 倚天叠巘:依山势而建的层层山峰。 3. 不似山:与一般山上的山不一样。 4. 晴雷:晴天里打雷。 5. 一枝藤杖:形容人很瘦,像一根藤一样。 6. 鸥闲:鸥鸟悠闲自在,不慌不忙。 【赏析】 《云岩飞瀑》是南宋诗人方干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此诗描绘了一幅云岩瀑布的画面:奇峰险峻,瀑布飞泻如练。诗人以“望似奇云不似山”来形容瀑布的奇特之处
注释:人日节,蓂荚初传七叶开,人们开始庆祝新年。羹烹杂菜写穷杯,人们用各种菜肴招待客人。半轮新月欺霜鬓,诗人的白发被新月遮掩。愁绝春风向老催,诗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已年迈衰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人日佳节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如“半轮新月欺霜鬓”,将新月与诗人的白发相比拟,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苍老的形象。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新月”、“霜鬓”等
注释 女伴罢吴讴,含凄独上楼。 女伴离去之后,我独自登上高楼。 空闺人不见,窗外月如钩。 空空的闺房中,没有人的踪影,只有窗外的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独居时思念恋人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独自登楼、无人相伴、只有月光映照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她深深的思恋之情。 第一句“女伴罢吴讴,含凄独上楼。”描述的是女子与她的同伴们告别,独自上了楼。这里的“罢”表示结束
注释: 1. 一山行尽一山来,山上荆围小韨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走过一山又一山,山上的荆条已经稀疏了。2. 怅望守烽人不见,怒潮空打弩台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却看不见守卫烽火的人,只有海浪拍打着弩台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景和战争的诗。第一句“一山行尽一山来,山上荆围小韨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景画卷。诗人走在通往山顶的路上,看到山上的荆条已经稀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