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
【注释】 香:香气浓郁。 海棠(hāi táng):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或三角状卵形,花红色,有单瓣、重瓣之分。 八绝:指《海棠八绝》。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写的组诗,共八首,都是写海棠的。 烟蓑:雨衣。 【赏析】 此诗是咏海棠的佳作。全诗从海棠的姿色写到它的精神境界,最后以自己的心愿作结。 首句“寂寂秋容媚”,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寂寂”二字表现了环境的寂静和清冷,但正是在这种环境里
【注释】 1.挺艳:鲜艳的。肢横姹(zhuà):形容海棠花盛开时,花枝斜出,姿态妖娆。 2.含情:指花苞含苞待放的样子。媚拂娥:指花儿娇柔地拂过月亮。 3.四出:指花从四面八方开放。 4.幽怨:指花儿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叹息。多:多情,有怨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描绘一枝海棠的优美姿容和婀娜风姿以及她那多情的神态,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赞美与留恋之情。 前两句“挺艳肢横姹
【注释】 ①宗藩:指封地的藩王。艾将军是宗室成员,所以称他为“宗藩”。 ②沙惊土裂:形容风大、寒冷至极。严冬,极冷的冬天。 ③关河:指黄河和长城之间的地区,也泛指中原。 ④黑水:指今黑龙江,这里指流经今黑龙江的黑水河。 ⑤庙堂:朝廷。这里用“庙堂”代指朝廷。宁久弃贤宗:意思是说国家不能长久地抛弃贤能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时诗人任枢密都承旨兼侍讲,在朝中担任要职
香秋海棠八绝 只恐来青女,还宜护绛罗。婀娜娇若醉,不忍近摩娑。 译文: 只见海棠花盛开,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它的美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那婀娜多姿的姿态,就像醉酒一般,让人心生怜爱,不忍去触摸。 赏析: 这首诗是戴梓的《香秋海棠八绝》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对香秋海棠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种美丽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
注释:白云高高,阳光明媚却无法放晴,南国的山水依旧清晰可见。无端地一别就是万里之遥,如今我很高兴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乡。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赴省试前,对友人陈太史的赠言。首句以白云和晴朗的天空起兴,描绘了一幅壮美而空阔的背景画面;二句写南国景色依然如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三、四句则抒发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全诗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情趣
香秋海棠八绝 注释与赏析 诗句原文: 1. 挺艳肢横姹,含情媚拂娥。 2. 一心分四出,幽怨为谁多? 3. 其八诗:众卉开都尽,嫣香独此多。 4. 寄言春芍药,亭北漫吟哦。 译文: 1. 娇艳的花瓣横斜盛开,似在含情脉脉地拂过蛾眉。 2. 一心向四方舒展,然而内心的幽怨却无人知晓。 3. 其八诗:所有的花草都已开放,唯独这海棠花香最为浓郁。 4. 请告诉春天的牡丹,我在亭子的北面默默地吟咏。
【注释】 香秋海棠:指秋季开放的海棠花,也泛指花卉。 都尽:全部凋谢了。 寄言:告诉。 芍药:一种春末夏初开花的草本植物,这里泛指春花。 亭北:亭子北面,指海棠树所在的亭子的北边。漫吟哦:随意吟哦。 【赏析】 此诗首句写众卉(各种花卉)都凋谢了,独有海棠花依然盛开。次句写海棠花的花色艳丽,香气浓郁。三、四句是诗人写给春天的芍药花的,告诉它,只有海棠花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花。最后以“漫”字收尾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刚喜春风来,又惊见朔雪寒;后两句写诗人在萧然的炊烟中慰母自言欢。“大雪断炊”意为大雪封门,无食可买。“才喜春风暖”,刚刚觉得春风暖了,但转瞬之间又惊闻大雪将至。“旋惊”,很快地,突然地,意谓“不一会儿”。 【答案】 译文:刚觉得春天的风暖和了,却马上被冷冽的北风惊得发抖。烟囱冒的炊烟很萧然,母亲说:“别担心,我吃得很饱。”赏析:此首小令描绘的是冬日严寒,大雪封门
诗句如下: 国色应难并,开时鹊渡河。 昨天夜里有人祈求巧手神,只为海棠花落下金梭。 注释与赏析: - 译文: 国色天香的美人们应该很难相媲美,每当花开时节,喜鹊也会飞过河面寻找美丽的花朵。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海棠的美丽和人们对它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国色”一词,不仅指海棠的美丽,也暗指女子之美,展现了一种超越性别的审美观念。同时
【注释】 卷叶:即“卷”字,形容树叶随风飘动的样子。亚青螺:像青螺的弯曲样貌。 开花鄙绛荷(jiàng dào hé):鄙,轻视,看不起;绛(zhàng),深红色,这里指海棠花颜色浅红。 不教春识得:春,指春天;识得,知道。 雅韵:高雅的韵味,指海棠花的清香、淡雅之态。 秋莎:秋天的野草,这里借指海棠花。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海棠的诗,描写了秋海棠盛开的景象。前两句写海棠花的外形和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