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注解】 和魏签雪诗上赵守:和,应是“和”的简体字,即作诗。签雪,人名,可能是赵守的朋友。 滕六:滕宗谅(854年—909年),唐僖宗宰相,字子京,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 御寒我独忧无褐:御寒,取暖,指冬天;褐,粗布衣服,这里指冬天穿的棉衣。 得饱人皆喜有年:得到食物就高兴了,这里指丰收,粮食多了,人们就欢喜。 腾比屋:指家家户户都欢声腾跃,形容喜庆的气氛。 好将盛事被丹弦:好,形容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雨后》朝来一雨洒炎光,陡觉园林处处凉。 烟柳数行萦翠带,风荷十里拥红妆。 莫忧镜里朱颜改,且喜壶中白昼长。 只恐吾衰无此福,不容终老水云乡。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朝来一雨洒炎光”描绘了早晨的景象。这里的“一雨”意味着一场小雨,而“洒炎光”则形容阳光被雨水打湿的样子,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二句“陡觉园林处处凉”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凉爽感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 积阴初散雨初收,一解霖霪十日忧。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雨水的结束,阳光开始照射大地,天气转晴。这里的“积阴”指的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初散雨”表示雨水已经停止。“霖霪十日忧”则表达了人们因为长时间的阴雨而感到忧虑和不安。这一句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转晴的喜悦之情。 已见郡条平似水,不妨官舍冷如秋。 在这句诗中
喜晴 久雨无聊喜乍晴,尚馀春色到檐楹。 杨花飞去今无力,燕子归来似有情。 静看游鱼波面跃,闲随野鹤竹间行。 世缘到此消磨尽,只欲徜徉度此生。 注释: 1. 久雨无聊喜乍晴:长久的阴雨天气让人感到无聊,忽然看到晴朗的天空,心情顿时变得愉快起来。 2. 尚馀春色到檐楹:尽管已经过了春天,但余下的春意仍然可以感受到,比如屋檐和柱子上。 3. 杨花飞去今无力:杨柳的花瓣飘落了,现在显得无力地在空中漂浮
注释 人言三白兆丰年,四白欣逢向腊前。 ——《和张子寿腊前喜雪》其一(节选) 细糁芦花初着地,乱飘柳絮忽漫天。—— 《和张子寿腊前喜雪》其二(节选) 雅宜领客登台上,正欲开尊向酒边。—— 《和张子寿腊前喜雪》其三(节选) 乐岁幸君同赋咏,若为归棹遽翩然。—— 《和张子寿腊前三日作》其二(节选)。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腊前看到大雪后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一、二句“人言三白兆丰年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雨中所作,通过对春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我心虽老尚如童,春到惟思笑语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我已经年岁已高,但我的心态却依然像小孩子一样,对于春天的到来,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和大家一起开怀大笑,共享欢乐。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 正欲对花歌且舞,那知通夕雨兼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本想趁着春天的到来
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 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 共惊飞絮迷清昼,更觉同云满太虚。 忆昔读书灯火少,喜穿窗牖映吾庐。 注释:腊中三白几年无,今岁呈祥事可书。 ——腊中指农历腊月,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三白:指雪。几:表示不确定的词,几年。今岁:这个年头。呈祥:呈现吉祥。事可书:事情值得记载。 披得一蓑方入画,翻成双带又随车。 ——披:披上。一蓑:蓑衣。方入画:像画里一样美。翻成双带
这首诗是作者在赞美赵守治理下的地方。 腊尽东君已报春, 雪花犹未敛轻尘。 二天默祷浑如响, 一夜呈祥觉有神。 千里妖氛应洗涤, 万家喜气欲轮囷。 试询治行今谁最, 屈指公为第一人。 注释: - 腊尽:即农历十二月结束。 - 东君:古代传说中的春神,代表春天。 - 雪花犹未敛轻尘:形容雪还未停,空气中仍然充满了雪的气息。 - 默祷:默默祈祷,没有声音的祈祷。 - 呈祥:显现吉祥。 - 妖氛
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 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 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 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注释:感叹自己的苍老面容已不再像孩子一样了,幸运的是现在三位老者与我一同登上高处。登高能够赋诗有很多佳妙的咏诵,饮酒时讨论诗文有着古代的风度。可惜的是雨神经常作恶,使得春天的生机似乎已经消失。愁绪涌来,我不需要别人再三地劝说
【注释】 自怜齿豁与头童:自怜自己年老齿落、头发稀疏,和年轻人一样。 都非少壮同:都不是年少时的样子了。 那更闭门听夜雨:更何况是关着门听夜雨。 不容步屧趁东风:不能乘风行走。 胜游:美好的游历。 簪盍:簪子合在一起插在头上。 痛饮宁辞酒盏空:痛饮也不说不喝酒。 愈令倦客忆山中:越发使疲倦的游子怀念山中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