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久欲寻高隐,今朝信马行。 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 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 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 译文: 长久以来就想寻找隐居之地,今天终于可以随意地骑马行走。 闲暇时看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静静地听着柳树间的鸟儿鸣叫。 抛开世俗杂念,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同时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喜悦。 喝醉后仍然有些遗憾,还没有达到能够见到倾城之貌的境地。 赏析:
【注释】: 1. 上人来访我:来拜访我的这位僧人。 2. 袖里出佳篇:指僧人在袖子里拿出了好文章,也就是诗作。 3. 穷理通三命: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了解天命、人事、地命的规律。 4. 知音妙七弦:知音指的是懂得欣赏的人,七弦琴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比喻懂你的人。 5. 不妨时对榻:可以暂时放下日常事务,和僧人一起坐着交谈。 6. 聊与共谈禅:暂且与你谈论佛理。 7. 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下车逢好雨,清兴一何长。 译文:刚一到车上就遇上了一场好雨,那清凉的兴致真是很长啊。 注释:下车:指诗人从车上走下来。好雨:即及时之雨,也指一场喜雨。 赏析:此句以“好雨”作诗题,意在表达对及时之雨的喜爱之情和欣赏之意。 暑退郊原爽,风生院落凉。 译文:暑气消退后田野空旷开阔,凉爽的夜风吹拂庭院。 注释:暑退:指炎热的夏天过去。郊原:郊外的原野、田野。 赏析
赏析: 寒日传佳节,联镳出近坰。 这句诗通过描绘“寒日”与“佳节”,以及人物“联镳出近坰”的情景,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与友人一同出行,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难得的相聚,体现了友情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预忧宾骑散,欲驻日车停。 此句中,“宾骑散”意味着宾客们即将离去,而“日车停”则表达了作者希望留住这份美好的心情。这种担忧和留恋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诗,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最后再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杖藜寻古寺”,意思是拄着拐杖到古寺里寻找。杖藜:用拐杖。古寺,指寺庙。 “把酒俯长流”,意思是举杯向长江之水低头敬酒。把酒:端着酒杯。俯长流:低头看着江水。 “节物尚三月,风流似十洲。”意思是节日之物已经三月份了
【注释】汤,地名;谢,指谢灵运;风流踵谢家:指有谢氏遗风;万株花:比喻繁多;幽居:隐居之处。 【赏析】《题汤宰山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写山居环境,后两句抒发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优美清奇。 首联点出“汤山”,说明诗人居住的地点。青山绿水,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颔联描绘了山居环境的美景。屋旁竹林千竿,园内花卉万朵,生机盎然。颈联描写了山居的环境之美
【注释】 和范迁善见寄三首 《全唐诗》中无此诗,当为作者自编。范迁善:即范阳子,名善,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玄宗时宰相。善善见,即范阳子善见,字茂源。见寄三首:指范阳子善见写给他的三首诗,因原题下有“和”字,故知是作者给范阳子的回信。 译文:苍生尚未安宁,谁又能承担起国家安危的重任。 我思千里之外,你栖息一枝花下。 白白浪费了男子志气,空怀念太平盛世。 读罢范阳子的诗,忧愁之情更加浓厚。 赏析
良觌弥年阻,相思入梦迷。 良觌:美好的时光,此处指友人相见。 弥年:一年又一年。 阻:阻挡、阻碍。 相思入梦迷:因思念而入梦,梦中也感到迷茫和惆怅。 性疏仍寡合:性格疏远仍然孤单。 合:结交。 世乱且幽栖:在乱世中隐居。 极目苍山北,伤心白水西。 极目:远望。 苍山北:北方的苍山,这里用作代词,指远方或远处的事物。 伤心白水西:悲伤地想起西边的白色河流。 书空愁坐处,还是暮云低。 书空
【注释】 紫箨:紫色的竹皮。从师住:随从老师居住。山幽水亦深:山间幽静,水也深。方将偿素约:正打算履行以前的约定。一到洗尘心:到时洗涤心灵。别去遽如许:分别得太快了。愁来且至今:忧愁涌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何能见: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容我听潮音:让我听听潮声以消愁。 【译文】 紫笋竹子跟随老师居住,山中幽静水也很深。 正要还履行以前的约定,一到就洗去尘心。 分别走得太快,愁绪一直延续到现在。
迟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随。 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 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 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注释】 和何倅与林大任韵二首: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何”、“林”是作者的好友,他们两人在这首诗中分别用“何倅”和“林大任”的名字作韵,共同吟唱。 译文: 春天的郊外景色美丽极了,拄着拐杖漫步在花丛中,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这样的旅途我非常愉快,喝酒时醉了就尽情地享受吧! 窗外的花儿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