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欲寻高隐,今朝信马行。
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
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
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
久欲寻高隐,今朝信马行。
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
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
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
译文:
长久以来就想寻找隐居之地,今天终于可以随意地骑马行走。
闲暇时看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静静地听着柳树间的鸟儿鸣叫。
抛开世俗杂念,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同时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喜悦。
喝醉后仍然有些遗憾,还没有达到能够见到倾城之貌的境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诗作。首句“久欲寻高隐”,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仅是逃避现实的压力,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今朝信马行”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他选择了信马由缰的方式,不受拘束地在郊外游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自由。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接下来两句“闲看花上蝶,静听柳间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漫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景象。他悠闲地欣赏着花上的蝴蝶,聆听着柳树下的莺鸟鸣叫,这些细节描写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通过这些观察,诗人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体会到了与世隔绝的宁静。
“披豁尘襟尽,从容乐事并”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他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诗人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生活中的点滴乐趣和美好时光。这种境界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升华。
最后两句“醉来犹有恨,未许见倾城”则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复杂情感。尽管他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但内心深处仍存有一种遗憾和不甘。这种遗憾并非源于外在的物质追求,而是源于内心的某种期待或理想。这种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复杂性。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满足和超然境界。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