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注释】 秋来:秋天到了。日日:每天。困骄阳:形容炎热难耐。斋心:清静,专心致志。彼苍:指天空、苍天。倏尔:忽然。四郊云气合:四面八方的天空云气聚集。霈然:形容大雨。雨声长:雨下得时间长。三农:泛指农民。仓箱:粮仓,仓库。枕簟凉:枕席上很凉爽。幸值:幸好遇到。故人:老朋友。过我:到我家做客。尊前:酒杯之前。莫惜:不要吝惜。淋浪:醉意朦胧。 【译文】 秋到,每天酷热难耐,正想清静一下问问苍天。
和泽民喜雨 阴长阳消帝怒深,尽驱赫日扫群阴。 却疑枉致一秋旱,聊复霈为三日霖。 陇亩共知成乐岁,里闾谁不起欢心。 朝来幽鸟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 诗句释义: 和泽民喜雨 阴长阳消帝怒深,尽驱赫日扫群阴。 却疑枉致一秋旱,聊复霈为三日霖。 注释: 1. 阴长阳消帝怒深:指阴天时间变长,太阳的照射减弱,皇帝的怒气也加深了。 2. 尽驱赫日扫群阴:形容太阳的光芒强烈,把所有的乌云都驱散了。 3.
【诗句释义】 癸巳年(宋宁宗庆元二年)夏秋季节发生旱灾,七月十日终于下雨,喜获及时雨。 旱魃是灾害的象征,秋天的旱灾让田野一片焦枯。 忽然间云彩在天空合拢,一阵阵暴雨惊得地上的水花四溅。 都说干涸的禾苗需要一半才能活下来,像乌云一样的晚稻也能得到全部收成。 老农人双手合在一起放在头上,总算能够避免流离失所到他乡去。 【译文】 在炎热的夏天和秋天,干旱灾害频发,庄稼几乎枯萎,令人忧心忡忡。
【注释】 喜入冬初七八得雨:喜悦地进入冬季,在农历七八月间(即立秋至立冬之间)得到雨水。 夏旱连秋又及冬,大田高下总成空:夏季的早灾延续到了秋天,冬天的旱灾又来了,大片的农田都成了一片荒芜之地。 千仓已失三农望:许多粮仓已经没有了粮食,老百姓盼望丰收。 一雨欣闻百里同:一场春雨让百里之内的人都能听到它的喜悦声音。 青入平畴看麦秀,绿回枯沼喜泉通:春天到来后,田野里的庄稼长出了新苗,像绿色一样美丽
【注释】冬暖:指冬天不冷。曾:曾经。忧:担心。饥馑:饥荒。春归:春天到来。乐只:欢乐。陶然:形容愉快的样子。其如:奈何,怎么办。台制:官府的制度。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歌颂农民劳动成果的诗。首句写冬日里无雪天,说明气候温暖,农事活动正常,对丰收满怀信心。“忽闻夜滴檐前雨”,这一句描写了诗人听到夜来屋檐上滴下的雨声,心中顿生欢喜之意,觉得雨水滋润了土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麦熟蚕登处处同,万家举首谢天公。 - 译文: 小麦成熟,蚕也结茧,到处都是一样的景象,家家户户抬头向天空致敬。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丰收时节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以及庆祝丰收的喜悦。 2. 尚忧六月旱为虐,却喜连宵雨已通。 - 译文: 仍然担心六月的干旱会严重危害庄稼,但突然之间连日的降雨使得情况有了转机。 - 赏析:
注释: 去岁饥荒特别异常,哪知道今天便丰饶。 田畴雨足经时滋润,院子风生处处清凉。 老去了我方辞五斗,秋天来临谁解积千仓? 从今闾里无艰难,家家酒熟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民丰收景象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农田、庭院等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之情。 首联“去岁饥荒特异常,那知今日便丰穰。”描述了去年的饥荒之年,人们生活困苦,而如今却迎来了丰收的景象
这首诗的译文是: 铃斋坐啸不为颇,愁叹翻然变咏歌。 千里正忧无旧谷,一朝俄喜浃新禾。 云师蔽日如张帜,雨阵横空似拥戈。 我忝郡丞何所补,但将新句对松哦。 注释: 和闾丘省干喜雨韵:这是一首以喜雨为主题的诗,作者是闾丘省干。 铃斋坐啸不为颇:铃斋是指作者自己的住所,铃斋坐啸表示在铃斋里坐着吟咏诗歌。不为颇表示不是故意作态,而是真心实意地吟咏诗歌。 愁叹翻然变咏歌:愁叹表示忧愁叹息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雨的诗,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现象的喜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尊重和感激。 “膏泽愆时愧已深,敢期诚意达天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当雨水降临的时候,农民们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收成得以滋润,他们的心情是多么的喜悦啊!然而,由于天气的原因,雨水并没有如期而至,这让农民们感到深深的歉意。然而,诗人却表示,他不敢奢求雨水能如期而至,但他真心地希望上天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诚意,让雨水如期而至
【注释】 策杖:拄着手杖。郊原:郊外的平原或田野。信步:随意漫步。沙边:水边。涵:浸,浸润。花:指落花。旧:以前的,指去年春天的。燕:燕子。葺:筑巢。破:损坏。尘面:尘土满面。春风万里:比喻春光美好。鼓鼙声:指战鼓之声。准拟:打算、准备。荷杯:荷花杯,一种盛酒用的杯子。莫厌倾:不要嫌喝得不够多。 【赏析】 诗中描写了诗人在仲春时节,即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策杖郊原信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