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祺
陈寿祺是清代的文学家和儒学家。 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是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享年六十四岁。陈寿祺在嘉庆四年中进士,并在十四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尽管他的父母去世后,他未继续在官场中发展,而是选择了执教与著述的道路,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
书寄陈昼卿书尾
欲归还小住,杯酒许重斟。 信宿分离后,相思直到今。 大江流远梦,小雅托哀音。 记否中山夜,绳床听雨心。
夜赴彭城
马首接明月,苍茫何处村。 荒山争乱石,微径走中原。 天划青徐小,云归梁楚昏。 时平桴鼓息,烟火见彭门。
南归途次呈邱丈
万里怨芳草,拂衣归卧云。 湖山留片石,风雨感斯文。 大阮残篇在,南陔旧句闻。 肯教三亩宅,松菊愧陶君。
恭甫,原名陈寿祺,清代诗人
陈寿祺是清代的文学家和儒学家。 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是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享年六十四岁。陈寿祺在嘉庆四年中进士,并在十四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尽管他的父母去世后,他未继续在官场中发展,而是选择了执教与著述的道路,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
陈寿祺
陈寿祺是清代的文学家和儒学家。 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是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于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享年六十四岁。陈寿祺在嘉庆四年中进士,并在十四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尽管他的父母去世后,他未继续在官场中发展,而是选择了执教与著述的道路,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