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璂
兴济寄怀家兄其年 同君击楫大江干,共把离尊未忍乾。一自风涛愁里听,真怜兄弟别时难。云连沧海鸿边度,月落滹沱马上看。尔在家乡定回首,几时书札到长安? 译文: 我与君一同站在大江之上,举杯畅饮,却不忍心就此告别。自从听闻风涛之声,心中便充满了忧愁,真是难以忍受离别的痛苦啊。望着天边的云彩与大海相连,鸿雁正在天空中飞翔,我在月光下骑着马行走,看着滹沱河上的月色。你在家乡一定经常回望这里
诗句释义 1 闻董文友已在山东 - 这句话意味着听到董文友已经在山东(可能是指山东省,但具体省份不详)的消息。 2. 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 - 这里表达了与董文友长时间未联系的状态,以及期待一封书信的愿望。"竟作十年别"指的是已经过了很长时间没有见面。 3. 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 - 这两句描述了董文友的下落,他可能在东边(推测可能是山东省东部)或者南方的某个地方
注释: 青县:今河北省沧州市。 季圣昭先入长安:季圣昭先,即张弘靖,唐宪宗时任宰相。 城边河水接滹沱:城边,指临清。滹沱河在临清西南,与运河相接。 日送离人双桨过:离人,指张弘靖的随员,因船行而离去,故称离人。 燕台:指京城长安。 回首望:回头望去。 交情方觉别时多:方,才。交情,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次青县的时候怀念已先到长安的友人张弘靖所作
注释: 衮衮登楼兴,披襟坐上头。 登上高高的京口避风馆高阁,兴致勃勃地眺望着江面。 果知天地大,不尽古今愁。 我才知道天地之大,古今的忧愁是无穷无尽的啊! 孤塔烟中断,诸峰波面浮。 只见那座孤塔在烟雾中忽隐忽现,群山在波浪中若隐若现。 凭栏一长啸,明月夜横秋。 我在栏杆边长啸一声,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秋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高望远、抒发感慨的情景。全诗以“登高”为线索,从诗人登高开始
【注释】落叶:指秋天的树叶。木叶:指树的叶子。微脱:微微脱落。相看:相互观赏。惜:爱惜,珍惜。故枝:旧枝,指已经衰老的树枝。一秋:整个秋天。今古:古今。梦:如梦。万树:无数树木。别离思:别离之思。飘:飘落。无定:没有一定的处所。摇落:风吹落的意思。天地意:大自然的意志。摇落总无私:自然规律总是公平无私的。 【赏析】诗人通过写秋叶的飘零,来表现一种哲理——自然的规律是公平无私的
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 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 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 灵光遗殿在,问尔赋何如?
同君击楫大江干,共把离尊未忍乾。 一自风涛愁里听,真怜兄弟别时难。 云连沧海鸿边度,月落滹沱马上看。 尔在家乡定回首,几时书札到长安
城边河水接滹沱,日送离人双桨过。 尔到燕台回首望,交情方觉别时多。
衮衮登楼兴,披襟坐上头。 果知天地大,不尽古今愁。 孤塔烟中断,诸峰波面浮。 凭栏一长啸,明月夜横秋。
清代诗人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是江苏武进人,生于公元一六八一年前后。他是一位在天文、地志、兵刑、礼乐、河渠和赋役等领域皆有深入研究的学者。陈玉璂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一个多才多艺且心怀大志的文化人形象。 从陈玉璂的生平来看,他的学术成就非常突出。据资料记载,陈玉璂自幼便有大志,对于天文、地理、军事、法律、音乐、水利以及赋税等各类学问均有涉猎和研究。他在这些领域的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