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注释】 秋深:秋天。向寒数日:过了几个寒天。泥补墙垣:用泥土修补墙和院墙。入此室:进到这个屋子(指茅斋)。东窗:东边的窗户,借指自己的居所。即事韵:应景吟咏时事的诗。作:创作。 【译文】 西风吹来,一片落叶从天空飘落到地上,萧瑟凄凉,好像湘湖间那飘零的落叶。 突然间,一股冷风刮来,吹得大腿上的肌肉发麻,白天忙于农务,哪里能闲得下? 【赏析】 首句“秋深向寒数日泥补墙垣”,写秋深时节,天气寒冷
【注释】: 寓目无清致,兴怀要此君。 影移千亩月,枝散五湖云。 凤实和筠得,龙苞带箨分。 伤根同柏大,剪叶异芝焚。 拔筱衣沾粉,连鞭藓破纹。 虚心宁择地,直节任离群。 但欲通三径,何须比万军。 凛然真玉立,蔓草即堪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竹子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寄意高洁,不随波逐流。前四句写竹的风姿、姿态,后四句则从竹的特性中引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寓目无清致,兴怀要此君”
【注释】: 1. 秋深:指秋天。 2. 向寒:面对寒冷。 3. 数日:几天。 4. 泥补墙垣:用泥来修补墙壁。 5. 此室:这里的房间。 6. 东窗:东方的窗户,即正南偏西方向的窗户。 7. 即事韵作:根据眼前的事情做诗。 8. 杜陵: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 9. 何可见:怎么可以看到。 10. 原生贫居:出身贫穷而居住简陋。 11. 良已多:确实已经很多了。 12
诗句原文: 大舅尘埃直污人,西风便面障衣巾。 身危肯拜陶宁远,事定终惭温太真。 译文注释: 大舅的名声被玷污,就像西风挡着脸面遮住了衣巾一样。 在事情危险时,我宁愿拜倒于陶潜,也不愿屈服于温峤。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当时政治人物的批评与讽刺。诗人通过对比“陶潜”和“温峤”,表达了自己对于正直和忠诚的坚持。其中“陶潜”代表了一种高洁、淡泊名利的品格,而“温峤”则代表了另一种态度
山丘华屋一沾巾,无复风流盛德人。 百万秦军渡淝水,只消长啸静胡尘。 注释: 1. 山丘华屋一沾巾:意指曾经繁华的山丘和华丽的房屋,如今都已落满了尘埃,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 2. 无复风流盛德人:形容那些曾经风流潇洒、德行高尚的人已经不复存在。 3. 百万秦军渡淝水: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秦军以少胜多,大败敌军。 4. 只消长啸静胡尘:表达了只有通过高歌长啸,才能平息胡人的侵扰。
【注释】 错莫:错落有致。江梅:即江边的梅花。春信迟:春天的信息来得晚。晴熏寒蕊雪团枝:春风和暖,梅花含苞欲放,如雪花堆积般娇艳。一任:任凭。高楼玉笛吹:在高楼上弹奏着玉制的笛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 首句“数日江上颇有春色”,是写景,也是写情。诗人在江边徘徊了好几天。虽然春光已到,但自己并没有感觉到。“颇”,相当,差不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这几天一直在江上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体会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诗歌的情感。“五首”指的是《遣兴五首》。 (1) 首句“数日江上颇有春色”中的“春色”,即指春景。这句诗意思是说,在江上的这些日子里,景色确实很美。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第二句“偶成绝句遣兴五首”中的“遣兴”,是说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是在借以抒发自己的心情。“五首”即五首诗,也就是《遣兴五首》
【注释】 小园:私家花园。 桃杏:桃树和杏树,是春天里开得最早的花木。 华发逢春只自惊:我的头发已白,春天到来时,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多暇日:有很多闲暇的时日。 于蔿(xié):一种乐器,用竹制的管子吹奏发出声音,音调清越。 新声:《乐府诗集》中《乐府古题要解》说:“新声者,新作之声也。”这里指新鲜的乐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朱元益寄诗的酬答之作。 首句“小园桃杏已欣荣”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朝来喜气溢层霄,侧听封人共祝尧。密雪正应歌九扈,疾雷先已破三苗。 注释:早上起来,我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它弥漫在天空中,仿佛要溢出来一般。我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祝福,他们一起祝愿国家繁荣昌盛,如同古代尧帝一样伟大。此时,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正好与《诗经》中的“九扈”相呼应,象征着国家的繁荣。突然,一声巨响划破了天际,仿佛是古代的三苗被迅速摧毁的象征。 赏析
注释:风铃相语纸窗鸣,擦去寒鸦冻下的羽毛。却忆剡木高兴尽,雪消江草唤悲生 赏析:此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里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首两句描绘了诗人听到窗外风铃声的情景,以及看到饥鸦被冻得缩成一团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后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起故乡的美好时光,以及在雪融化后看到江边的草开始生长时的悲伤之感。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深沉的情感,使人深感其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