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题叔问燕文贵雪景二首一壑回环十二峰,茅茨送老白云封。 如今尘里看图画,却愧当年邴曼容。 注释:云鼎峰在十年前的某年,我看到银色变化了山川的景象。当时我天性豁达,不受世俗拘束,仿佛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好时光。我居住在一个山谷中,周围环绕着十二座山峰,被茅草覆盖的屋顶送走了我的生命。如今我在尘世中看到这美丽的图画,却感到惭愧,因为我年轻时已经逝去,无法再与这些美好的景象相伴。 赏析
新作纸屏隆师为作山水笔墨略到而远意有馀戏题此句末句盖取所谓柴门鸟雀噪游子千里至也 急雨初收山吐云,清溪曲曲抱烟村。 抛书午枕无人唤,归梦真疑雀噪门。 注释: 新作纸屏隆师为作山水:在新的纸屏障上画了一幅画,画的是山水(即风景)。 笔墨略到而远意有馀:画画时只用了简单的笔触,但远方的景色却表现得十分深远(即意境深远)。 戏题此句末句盖取所谓柴门鸟雀噪游子千里至也:我在这里戏题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己酉二月二日(26日)车驾渡过扬子江,四天匆促离开镇江。我与妻子儿女徒步跋涉,饥肠辘辘,走到吕城道中,口占此诗。 白日无光卷地风,扶携趼足去匆匆。 译文:白日没有阳光,狂风肆虐,我们带着干粮和衣物,匆忙踏上了征程。 注释:白日:指太阳。无光:天气昏暗。卷地:席卷大地。趼足:脚磨出厚茧,喻旅途艰辛。 安知白首干戈里,身寄淮南老小中。 译文:谁知道在战争的白热化中,我们会身陷敌境
庭菊烂开招子我共赏而空无酒饮 闻瓜洲酒美遣酤数升 殆如灰汁戏作三绝句因以酬九月四日戏赠之作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变化。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庭菊烂开招子我共赏而空无酒饮 - 庭院菊花烂漫盛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庭院,菊花盛开,吸引了诗人的目光。 - 共赏而无酒饮:尽管周围美景令人陶醉,但诗人却没有酒可饮,只能独自欣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创作的。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驻跸扬州以提点刑狱公廨为尚书省礼部在西北隅卷书楼下甲戌年余尝寓止焉今寓直其下有感 释义: "驻跸"是皇帝临时停留的地方,在这里是指汪藻曾经在扬州的提点刑狱公廨(即司法行政机构)里办公。尚书省、礼部等都是古代的中央政府部门,位于城市的西北角,而这里所说的"卷书楼"则指的是一个藏书的地方
名山无复见金堂,尽日苍峦对夕阳。 还向江城动悲思,背人惊雁两三行。 诗句释义 1. 名山无复见金堂: - “名山”指的是著名的山峰或山脉。 - “无复见金堂”表示曾经的辉煌不再,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黯淡无光。 - “金堂”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象征尊贵和荣耀之地。 2. 尽日苍峦对夕阳: - “苍峦”形容山脉连绵不断,颜色深沉如苍色。 - “对夕阳”描绘了一幅山脉与落日相映成趣的景象。 -
诗句:遗臭千秋信不磨,当年意气奈君何。长沙老獠虽流落,身后声名得自多。 译文: 在漫长的历史中,他的名声和影响将会长久存在,不会被时间所磨灭。尽管他曾经意气风发,但现在却沦落为一个被遗弃的长沙老人,但他的名声和影响力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关键词解释: - 遗臭千秋:意为留下臭名,千年之后仍被人议论。 - 信不磨:坚信不会消失或改变。 - 当年意气:指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 奈君何
【注释】 一廛(zhān):古代对住宅或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一廛约等于三十亩。 交亲:朋友亲戚。 诵君雪暗天涯句:读君诗中有“大雪暗天涯”句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好友郭慎求的书札写的题诗。诗人以自己老来归隐田园的生活经历,与友人书信往来的情谊,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自己对世事沧桑变幻、人生聚散离别的感慨。 开头二句“老罢归来寄一廛”,意思是说:我已年老力衰,只好回到家乡去隐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分析每句的意思和作用,最后概括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答和江子我”:回答并应和江子我的诗作。子我:江子我。 首联“长江滚滚叶萧萧”:写诗人面对茫茫的长江秋色,不禁感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颔联“心与虚空自寂寥”:诗人以“心与虚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颈联“过眼文书风度穴”:诗人以“过眼文书”比喻世俗的纷扰
云关深掩裂荷衣,却著青衫扈六飞。 雁荡峰前瞻使节,一星还旁紫垣归。 赏析: 程俱的这首诗作《次韵和江子我道中绝句七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诗中“云关深掩裂荷衣,却著青衫扈六飞”形象地表达了云雾缭绕、如衣般遮掩山峰的景象。这里的“云关”可能是指山间的云雾或者某种神秘的自然屏障,而“裂荷衣”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是荷叶被撕裂开,露出里面的颜色或纹理。 接下来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