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炅
【注释】 顶戴:指帝王的头冠、帽子。尊天地:指帝王地位高,能代表天和地。聪明识见高:聪明才智见识高深。 无为通理性:指顺应自然的规律。猛利岂虚劳:指做事果断而迅速有力,不空费力气。 出没:比喻出现和消失。难认:难以认识,难以辨认。因缘:佛教语,指因与果的联系。不可逃:无法逃避,不可避免。 中原:指中国。多圣境:有许多圣人居住的地方。滔滔:形容水势浩大。 【赏析】
解析与译文: 第一段: ```plaintext 逍遥咏 随缘心不见,性各本来真。 恶事夸唇颊,愚痴似醉人。 忙忙何物有,急急利名亲。 入定观浮世,苍生业感因。 ``` 注释与赏析: - "逍遥咏" 表示诗人在诗中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慨。 - "随缘心不见" 暗示着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认为一切随遇而安,无需强求。 - "性各本来真" 表达了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真实本性
诗句解析 1 逍遥贤圣乐 - 这句可能意味着在贤圣之境中寻找快乐,但“我闷”显示了作者内心的不悦和不满。 2. 我闷俗情愚 - “我闷”表达了作者的郁闷之情,而“俗情愚”则指其对世俗情感的无知或愚昧。 3. 鄙俚何堪数 - 此句表达了对庸俗事物难以计数或理解的无奈感。 4. 斟量解卷舒 - 这里“斟量”可能是斟酌、权衡的意思,“解卷舒”则暗喻了对生活态度或选择的调整与反思。 5. 恶缘须尽去
逍遥咏 虎龙本属木,白虎作华池。 水火恒为则,阴阳造化迟。 清心常积德,凡眼岂能知。 君子听吾喻,神明勿闇欺。 注释: - 逍遥咏: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的诗歌,通过描绘虎和龙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法则的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元素的观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传达了对宇宙秩序的认识和感悟。 - 虎龙本属木:虎龙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力量和威严。诗人将它们比喻为树木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世界诸方圣,如同在眼前。 - 解析:这里的“世界”指的是宇宙或广泛的空间,而“诸方圣”指的是所有圣贤或智者。诗人将他们比作就在眼前,形容其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其于通要妙,便见理深玄。 - 解析:“通要妙”意味着理解了事物的关键和精髓;“理深玄”则是指道理深邃且难以捉摸。这里强调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关键与精髓,能够洞察到事物的深层次原理。 法教穷难尽,周知本自然。
注释: 1. 善念销嗔恚,无差本自然 - 内心的善意能消除愤怒,一切本自如此。 2. 花开凡叶木,水打急风船 - 花朵在树叶中绽放,水流在狂风中行驶。 3. 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 - 执着的人就像被束缚,学习圣贤的智慧可以解脱束缚。 4. 神明皆正定,消息更深玄 - 神明都保持了正确的状态,信息更加深远和神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智慧
【注释】 逍遥咏:即《逍遥游》,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所作的一篇散文。“逍遥”指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咏”即吟咏。“户牖常开闭”,指门户敞开。“升沉倏忽中”,“升”、“沉”,喻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倏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龙吟深邃理:“龙”比喻有才德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深理”,指深奥的道理,这里指高深的思想和学问。 虎啸语言通:以“虎啸”,比喻诗人豪迈的性格与气概;“语言通”指言谈得当
逍遥咏 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 坎铅将匹配,离火好相逢。 阴散何优劣,阳归自合同。 消停方可信,辉华大道雄。 注释: 1. 逍遥咏:这首诗是一首关于自然景象和哲学思考的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诗人表达了他对宇宙和谐与平衡的理解和赞美。 2. 鼎内莲花出,如尘发绛红。:在鼎内,莲花如同尘埃般飘散出来,颜色鲜艳如绛红。这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3. 坎铅将匹配
【注释】 逍遥咏:逍遥即超脱、自由自在,是道家的修炼境界,此诗以逍遥为题。万灵通有感:万灵,泛指万物;有感,有所感触,有所领悟。臧否:好坏、善恶。名人:贤人、圣人。志诚昭明德:志诚,忠诚;昭明,明白显露。明德,光明的品德。清净见于真:清净,清静无为;真,真实、自然。奉道惟恭谨:奉道,遵循道德法则;惟,只;恭谨,恭敬谨慎。修持愿本因:修持,修行;本因,本来的原因、根据。广将求利益:广,广泛地;将
注释: 逍遥咏:逍遥自在的咏叹。 真境堪依仗:真的境地是值得依赖的。 周迁四叙移:四处流转,四时变换。 人忙闲圣迹:忙于世事的人们却忽略了圣迹。 心达罢狐疑:心意通达则不再有狐狸般的疑惑。 俊造皆流品:才华出众的人都是一流的。 逢能即是师:遇到有能力的人就能成为他们的老师。 二从寒暑变:四季的变化。 龙浴凤皇池:像龙一样沐浴在凤凰的宫殿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