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炅
【注释】 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通物性:指万物皆有其自然属性。 大道:宇宙间的法则。 圆方:圆,有规则;方,有秩序。 短长:长短不一。 穷竭:尽头。 造化:大自然的化育和变化。 尘垢:尘世的污秽。 惊雁不成行:大雁受惊后飞不成队形,比喻人事多变,难以预测。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逍遥自得的心境,咏叹宇宙间万物的自然属性、宇宙间法则、天地自然的化育和变迁以及人间的人情世态等。 首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物情通万象的体察与领悟,颔联写诗人在悟道过程中的疑惑,颈联写诗人通过修行得到的福惠,尾联写诗人在修行中认识到善恶的关系。 【答案】 ①“物情通万象”意思是
逍遥咏 皇天无不照,福业重来轻。 背正堪何益,归真道自成。 本元宗一体,功行录三清。 几许解吾意,慈悲利益平。 注释: - 皇天无不照:表示无论在何处,皇天(即天空)都无所不在地照耀着万物。 - 福业重来轻:表示人的福报和业力可以随着时间的流转而重新获得或失去。 - 背正堪何益:表示如果一个人背弃了正直的原则,那么他的行为将无法得到认可或帮助。 - 归真道自成:表示追求真理
逍遥咏 得道超凡圣,逍遥本是缘。 群迷难解会,我且不虚传。 但信恒无断,精穷用意专。 审听明譬谕,勿被俗情牵。 注释: 1. 得道超凡圣 - 通过修行获得至高无上的智慧和地位。 2. 逍遥本是缘 - 逍遥自在是因缘际遇的结果。 3. 群迷难解会 - 众人难以理解这种逍遥的真谛。 4. 我且不虚传 - 我的言论不会空洞无物。 5. 但信恒无断 - 只有坚信不疑才能持久不变。 6. 精穷用意专 -
注释: 白日众生见,几来得意人。 太阳下众生都能看到,那些得志的人也不少。 萍蓬如似梦,丹鼎妙清神。 漂浮的浮萍和飘散的芦花,就像梦中的景象,炼丹用的鼎炉,能净化心灵。 红树非花影,青松压海津。 红色的树木不是花的影子,青色的松树压过了海港。 入玄龙虎伏,大道许相亲。 深入到了玄妙的道教中,与龙虎一样潜伏在深渊里,大道上可以与你亲密无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道家修行生活的诗
逍遥咏 雅澹玄中得,常人故不知。 幽深无远近,道外细推之。 碧落神仙境,烟霞日月随。 参详寰宇内,邪正岂相离。 注释: 雅澹玄中得,常人故不知。 高雅而淡泊的玄境之中我得以领悟,然而常人却无法理解。 幽深无远近,道外细推之。 深远而寂静的境界没有远近之分,超越世俗之外去仔细探寻它的秘密。 碧落神仙境,烟霞日月随。 在神仙居住的碧落仙山之上,烟雾缭绕、彩霞满天,日月星辰也随着飘荡。 参详寰宇内
逍遥咏 一受诸同气,熙和理道平。 乘云无滞碍,大树种而生。 尘垢勿教染,江河顺不争。 机智潜弃用,方显贵佳名。 --- 注释: 1. 一受诸同气: 接受与自己同样出身或境遇的人。 2. 熙和理道平: 和谐、平和的治理之道。 3. 乘云无滞碍: 比喻人应像云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4. 大树种而生: 比喻人的品行应如树木般高大挺拔。 5. 尘垢勿教染: 不要让人被世俗的污秽所玷污。 6.
【注释】 逍遥咏:自由自在地咏叹。 群生各自意:世间众生各有自己的意图,各执己见。 未有一般般:指没有一样是完美无缺的。 名利贪嗔贼:名利和贪欲都是祸害的根源,是人们心中的盗贼。 避烦如雨散:如同雨水冲刷,可以摆脱烦恼。 清静入云端:心境清净宁静,可以进入云霄之上的境界。 善想因缘理:善于思考事物的原因与因果关系,了解其中的规律。 经穷子细看:经过深思熟虑,仔细研究。 【赏析】
逍遥咏 宿愿通贤圣,贪心勿强为。 眼前销恶趣,天鉴故无私。 如梦何光景,明神所在知。 精修观出离,解脱影相随。 注释: 1. 宿愿通贤圣:“宿愿”指的是长期的愿望或志向,“通”表示达到或实现,“贤圣”是指有智慧和道德的圣人。整句意为长期的愿望是希望成为贤者圣人,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2. 贪心勿强为:贪心是指贪图私利的欲望,“勿强为”表示不要强迫去做某事。整句意为不要贪图私利,要自然地追求
逍遥咏 不争多气力,容易可成功。 意马须调伏,如尘幻梦中。 任持从雅淡,乐道定雌雄。 修炼知勤苦,因缘自合同。 注释:不与世俗争强斗力,自然能够轻易取得成功。心意如同一匹野马,需要加以驯服,就像尘埃在梦境中飘浮变幻一样。随心所欲地追求高雅,乐于遵循大道,就能决定自己的性别和地位。修炼身心,知道勤奋努力,就能明白因缘关系,自己与他人自然会和谐相处。 赏析:这首诗以“逍遥咏”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