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炅
【注释】 逍遥咏:即咏逍遥。咏,歌咏。逍遥,自由自在。 “自在无拘束”:形容人心境超然、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 “逍遥里外安”:指人在精神上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境界,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感到安定。 “顽情终不见”:表示人的世俗情感最终都无法显现或被理解。 “圣境类乎端”:指理想的境地就如同事物的开端一样纯净无暇。 “机智将何用”:意谓智慧和机智在这里没有用处。 “幽深大道宽”
诗句解读与赏析 首句:“形影随人得” - 注释:形容自己的影子和形体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 - 赏析:这句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存在与外界环境的紧密联系,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 次句:“精修道不迷” - 注释:指通过精心修行,不会迷失于道路。 -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和完善,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迷失方向。 第三句:“研穷深理路” - 注释
逍遥咏 梦寐其中物,常人何得知。 阴寒三数变,阳暖两相宜。 宿世终皆有,无缘勿强为。 真铅归至道,龙虎笑华池。 【注释】: 1. 梦寐:梦中所见之物,即梦境中的景象。 2. 阴寒:指寒冷的气候。 3. 三数:三次或多次,表示变化的次数。 4. 阳暖:指温暖或炎热的气候。 5. 宿世:前世或来生。 6. 真铅:道家炼丹术中的“真铅”,指的是真正的铅,也是指修炼者体内的精气。 7. 至道
逍遥咏 笑尽人间事,到头总不知。 信心终是实,如日莹无欺。 举措持恒久,贪生却似痴。 善缘销恶趣,惠爱广将施。 注释 - 逍遥咏:一首表达对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诗歌,主题围绕着自由、真实、信念和行动的重要性。 - 笑尽人间事:以幽默的方式面对世间的纷争和琐事。 - 到头总不知:最终无法完全理解或明白一切。 - 信心终是实:坚定的信念和真实的自我是最宝贵的。 - 如日莹无欺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然后输出其译文,并且每一行都要有关键词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 1. 燕雀不生凤,阴阳一气全。 - 注释:比喻事物各有特色,不能相互替代。 译文:燕子、麻雀不会变成凤凰,阴阳两气完美无缺。 赏析:通过对比燕子和凤凰的特性,强调事物的不同之处和独特性。 2. 无穷深可及,境象理推迁。 - 注释:表示事物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 译文
【注释】 逍遥咏:即《逍遥咏怀》,乐府《相和歌辞》名。“逍遥”取自《庄子》:“逍遥于宇宙之中”。 求得真宗一,深知万象清。 求得:寻求;真宗一:指真正的道。 知:通“智”,智慧;万象:宇宙万物。 自然通感应,意外别长生。 自然:自然而然,不受拘束。 通感:通晓、感应,指对万物的理解与感应。 意外:不期而至,指意想不到的变化。 别:分别,区分。 长生:长命、长寿,这里指永恒不变的真理。 学古身何措
诗句释义 1 逍遥咏: "逍遥"意味着自由、无拘束,"咏"在这里是诗歌的吟诵。整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状态。 2. 清虚闲静得: "清虚"描述心境的纯净与虚无,"闲静"则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和心灵的平和。此句强调通过修养达到的一种心灵清明、环境宁静的境界。 3. 奉道见真归: "奉道"指的是信仰或遵循某种哲学或宗教教义,"见真归"表示通过这些信仰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或归宿
诗句解读 1. 冥搜多景趣:冥搜,意为深入探寻或冥思。多景趣,意味着在探索中发现了众多美好的景象与意境。 2. 悟则顿神清:悟,指理解、领悟。顿,形容突然之间。神清,形容精神清明、心情舒畅。 3. 拘束终难得:拘束,通常指受到限制或约束。难得,指难以获得或实现。 4. 冲和入道情:冲和,指平和、和谐的氛围。道情,泛指对道(道家思想)的情感或体会。 5. 知微通理性:知微,意为洞察细微之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逍遥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天界殊胜理,凡愚不易知。”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宇宙奥秘的敬畏和对普通人难以理解的道理的感慨。"天界"指的是天庭、天堂或更高的境界,而"殊胜理"则是指这些领域中特别精妙、超越常人理解的法则或道理。"凡愚"则是指普通人,意即那些未能领悟高深道理的人。"不易知"意味着这些道理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 第二句
逍遥咏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注释:在深藏的地方始终找不到,聪明和愚蠢都是同时存在的。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可以照耀千古;而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却无法达到。天空的清明和大地的污浊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修炼成仙是非常可惜的事,但人总是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有时也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