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 菟裘:兔皮制的裘衣。无地可田园:没有地方安家,无法种田。犹是栖栖择木猿:就像猿猴一样忙碌不安,选择栖息的地方。卧衡门:睡在简陋的屋门旁。 【译文】 我住在这偏僻的地方,连一块地都没有可以耕种,只能像猿猴一样忙碌不安,选择栖息的地方。昨夜洛阳风雪很厉害,袁安仍然睡在简陋的屋门旁。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任江宁府判官时写给当时居洛阳的好友吕吉甫的
诗句:虚庭罗雀砌生苔,紫燕穿帘似见猜。 译文:庭院里已经长满了苔藓,紫燕穿过门帘似乎在窥视着什么。 注释:虚庭:空荡荡的庭院。罗雀:长出青苔。砌生苔:长满苔藓。紫燕:一种燕子。穿帘:穿过门帘。似:似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庭院、苔藓、燕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也通过紫燕的窥视,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体而言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在友人的墙壁上留下了这首七律。 “之子轻财能好义”,诗人以“子”自指,表明自己对友人之重义轻财的赞赏之情。 “事如行道不拾遗”,诗人用《左传》中的典故:“孟献子成室,将徙于林中,先为之室,生焉。士请为室,公许之。客,待诸门外而旋,书藏焉。”(见《左传·昭公元年》)来表明朋友重义轻财的精神。 “试从人物观此世”,诗人认为朋友的这种行为值得世人效仿。
第一首:青绮门边有穴居,窈无窗户与阶除。 注释:青绮门前有一个洞穴居住,幽深不见窗户和台阶。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王君冕在青绮门边的隐居生活,他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没有窗户和台阶,只有深深的洞穴。这种生活方式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仿佛是与世隔绝的隐士。 第二首:暂时收住为霖气,不逐狂风谩卷舒。 注释:暂时收起云雾来,不让它随狂风任意飘散。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王君冕对于自然的理解和态度
堂上家公白发垂, 随阳鸿雁各分飞。 诗句释义: 堂上的祖父(家公)头发已经白了,就像随着季节变化的阳光而飘动的鸿雁一样,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 当时独有娱亲志, 不羡朝衣羡彩衣。 诗句释义: 那时候只怀着孝顺父母的心志,并不羡慕朝廷赐予的华丽衣服。 注释: - 堂上家公:指家中的长辈或尊敬的人。 - 白发垂:头发已经变白。 - 随阳鸿雁:比喻人的离去如同大雁南飞,各自东西。 - 娱亲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抚州李氏种桃亭(抚州李氏种植桃树的亭子) 瑶池阿母杳无踪,结实开花怅望中(瑶池中的西王母已经不见了踪影,桃花结出果实并绽放花蕾,令人惆怅) 何似君家亭子上,一年一度看春风(这比您家的亭子上的景色还要美,每年春天都能看到那美丽的春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首句“瑶池阿母杳无踪”
注释:居庸一带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车马声久已让人厌烦。我在梦中回到江南的旧游之处,钓鱼矶畔柳树摇曳,风停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朋友的次韵述怀诗后写下的。他首先描述了居庸地区雨后的景象,以及车马声对他已经产生厌倦的心情。接着,他回忆起自己在江南的旧游之地,那里的钓鱼矶畔和柳树都让他感到舒适和平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欣赏自然,享受宁静
【注释】: 曾:曾经;尊酒,指宴饮。蝉联,形容连续不断。西秦,指唐代的陕西地区。燕,通“晏”,安闲、安定的意思。慷慨,激昂奋发的意气。流风,流传下来的风尚。两千年,泛指很久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朋友长安孝义张周卿的三首诗中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慨,以及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与传承。 首句“曾同尊酒话蝉联”,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宴会上畅谈的情景,蝉联指的是连续不断的聚会
注释: 1. 玉津园:在苏州。2. 掷果:晋朝石崇有妾绿珠,王恺以金盘盛水果赐之,她将水果投入王恺的盘中,王恺怒击破盘子。3. 公馀多乐事:指闲暇时有很多娱乐的事情可做。4. 涌金门:杭州城西的城门。5. 吕仲实:吕祖舜,字仲实。6. 浙西宪:指吕祖舜担任浙西路的行政长官。7. 柬:赠送。8. 时同年友:指与作者同为进士的同年友。9. 张伯雨新居:张伯雨,名伯雨,字子能,吴江(今属苏州)人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葛岭跻扳屐齿苔,旧游山鸟不相猜。(注释:登上葛岭,踩在台阶上,长满了青苔,我想起了过去和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旧时光。) 2. 绣衣使者虽同调,不许联镳共往来。(注释:虽然是朝廷的使者,但是我们之间的情谊并不能相通,不能一同行走。) 然后是译文: 葛岭攀登台阶上的青苔,想起和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旧时光。 虽然是朝廷的使者,我们之间的感情却不能相通,不能一同行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