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诗句 云顶嵯峨蛇阵长,锦江春日淡无光。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高处,蛇形的山阵伸展得很长;春天的锦江水色淡而没有光彩。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首句“云顶嵯峨蛇阵长”描绘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观,仿佛一条巨大的蛇蜿蜒盘踞在云端,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次句“锦江春日淡无光”则转而描写江水,春日的锦江显得格外清冷,色彩也不那么鲜艳夺目
【注释】 钿合:镶嵌着金玉的梳妆盒。红蛛缀网丝:蜘蛛在钿合上结网,用丝来装饰。玉儿:美人,指织女星。瓜果:指瓜果形似人的果实。设香帷:摆设瓜果作为祭品。张公子:张文昌,唐玄宗时期著名诗人,以善写咏物诗闻名,人称“张曲江”。解试梧桐一叶诗:相传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作《感遇》诗十二首,其八为《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与本诗意境相合,因此有“解试梧桐一叶诗”之说。 【赏析】
注释1:听雨楼:即潇湘馆,位于大观园中。 注释2:侵窗度竹:竹叶随风飘动,仿佛在窗户边摇曳。 注释3:复临池:再次来到水池旁。 注释4:绝胜:比得上。 注释5:潇湘夜半时:潇湘是湖南的别称,这里指大观园中的水景。夜半时分,水面上反射着月光,宛如潇湘地区的景象。 注释6:客邸十年听不足:作者在大观园中居住了十年,已经听得厌倦了。 注释7:可能今日重题诗:今天有机会重提旧诗,重新创作诗歌。 赏析
【注解】 山崦:指终南山下的曲江。韦曲: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居民区,在杜陵东南,是诗人的故居。春游图:即《春游图》。杜甫有《题韦司业家》诗:“好为风景别,此日最宜君。……”此处借以喻指友人。春风面:春天明媚的面容。应是:应该是。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当时国势强盛。 【赏析】 “山崦楼台花树枝”,首联点出地点。杜甫曾自比少陵野老,这里用“春游图”来比拟友人的出游,可见对友之情谊深厚
闻蝉 昨日流莺今日蝉,无端世故苦相煎。 长安多少封侯骨,雨打风吹过少年。 注释: - 昨日流莺今日蝉:昨天还听到黄莺在歌唱,今天却突然变成了知了的声音。 - 无端世故苦相煎:无端的世事和人情的煎熬。 - 长安:今西安,唐代时为都城。 - 封侯骨:指古代功臣因战功被封侯赏爵,其死后骸骨被陈列于太庙以示荣耀。 - 雨打风吹过少年:经历了风雨洗礼的年轻人。 赏析: 《闻蝉》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咏怀诗。全诗共四句,依次为: 龚秀才还临江 江上春波烟雾昏,江南游子怨销魂。 五侯池馆歌钟沸,争信麻衣忆故园。 注释: 龚秀才:指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名叫龚自珍。 临江:指站在江边。 江上春波烟雾昏:描绘了春天江面上的景象,江水在烟雾中显得朦胧而迷离。 江南游子怨销魂:形容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深厚,仿佛灵魂都被消磨殆尽。 五侯池馆歌钟沸
龚秀才还临江 龚秀才,即诗人自己。临,到达;江,指代作者家乡的河流。 烟霞锢疾是谁医,来到都门几许时。 烟霞,这里指代故乡的自然风光。锢疾,病重,引申为思乡之情。谁医,即“何医”,用什么方法来治疗。 来到都门几许时,指诗人从外地返回故土。 莫待蜀禽啼血叫,薜萝猿鸟怨归期。 蜀禽,指杜鹃鸟。薛萝是薜荔和萝藦的总称,常绿植物。猿鸟,这里借喻诗人。归期,回家的日子。 赏析:
【注释】 看云楼:指登高望远的高楼,即登高望远的高楼。 笙歌:泛指歌舞音乐。 交情反覆:比喻朋友之间变化无常。 世情:指世间人情冷暖。 山中:指山林中。 态度:指神情态度。 苦:艰难困苦。 长安陌:指京城长安郊外的大道。 【赏析】 首句“昨日笙歌今日尘”,写诗人登上高处,俯瞰眼前景色,往日的笙歌歌舞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不禁感叹世事变迁之快。“交情反覆世情新”一句,诗人感慨人事的无常和友情的变化
科名自愧忝君恩,未省何曹著此身。 宋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宣慰湖南的感慨。首句“科名自愧忝君恩”,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遗憾和惭愧。他自问是否因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朝廷所需的官职,感到十分抱歉。次句“未省何曹著此身”,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如何能够为朝廷做出贡献的困惑与无奈。 第三句“遥想莲花门外路”,诗人开始幻想自己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如莲花门那样的道路
绿暗红稀出凤城,潞河津上酒双瓶。 湘花湘鸟凭谁报,早晚楼船过洞庭。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释义及背景补充: - “绿暗红稀出凤城”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却略显凋零的画面,暗示着某种繁华或热闹的逐渐消退。凤城可能是指京城或者某个重要的地点,而“绿暗”和“红稀”则可能是对春天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 - “潞河津上酒双瓶”可能指的是在潞河东边的渡口边,两位宣慰使正在饮酒庆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