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巽
下面是《竹枝歌十首 · 其五》逐句翻译: 1. 诗句:《竹枝歌十首 · 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诗中不写稻麦的茁壮,只写山花的茂盛如雪,以此渲染大自然的欣欣向荣;饮食不写鸡鸭鱼肉的大荤盛宴,而是以清淡的蔬菜和简单的烹饪展现当地人的生活哲学。 2. 译文:夔州的夕阳西下,听着啼叫的乌鸦,乱石环绕着八阵图的遗址。在湖边慢慢行走,寻找历史的遗迹
【译文】: 层层山峦如云似雾,高耸入云气势磅礴;江心一块巨石轰鸣震天。 不知为什么,常年行走于此地的人,面对如此艰险却毫不退缩。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长江三峡中,瞿塘峡口的一段景象。首句“叠嶂连云气势高”,描绘出山峰连绵不断、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出了山峰的高峻与壮观。接着第二句“江心巨石吼洪涛”,则进一步描绘出在峡谷中央有一块巨石,它发出的声音如同洪涛一般,让人感到震撼
竹枝歌十首 · 其八锦江一道送春来,梅花落尽桃花开。 无奈客程归未得,树头树尾鸟声哀。 注释:在锦江边送走了春天的离去,梅花已经凋零,但桃花却盛开了。但是,我无法回家,只能在树头和树尾听到鸟儿的哀鸣。 赏析:这首诗以锦江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然而,诗人因客途未归,只能从远处观望这些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诗中“锦江一道送春来,梅花落尽桃花开”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春天的变化
霜叶如花满眼飘,巴童歌驻木兰桡。 水来峡口滩方急,船到夔州路更遥。 注释: - 霜叶如花满眼飘: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霜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花朵般绚烂美丽。 - 巴童歌驻木兰桡:描述了巴地的歌者停下歌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 水来峡口滩方急:描述了水流湍急的峡谷口,给人一种紧迫感。 - 船到夔州路更遥:描述了船只到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路途遥远。 赏析:
在元代诗人周巽的《梅花》中,诗句“朝来踏雪过前林”描绘了一幅清晨踏雪前行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逐句翻译: - "朝来踏雪过前林":早上来到雪地中走过树林。 - "花底谁歌白雪吟":树下谁在歌唱关于白色雪花的诗歌? - "玉女持旌双凤下":一位仙女手持旗帜,双凤随之飞翔。 - "暮云深处杳难寻":暮色中的云层深处难以寻找。 2. 关键词解释: -
注释 天河垂练映寒流,坐俯清泠坠玉钩。 - 天河:指银河,这里形容清澈的水流。垂练:瀑布垂挂下来的样子。清泠:清凉的水声,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坠玉钩:形容水中的石头或树枝像玉器一样美丽。 源上桃花微雨过,孤吟惊起水中鸥。 - 源上:源头上方。桃花:春天盛开的花。微雨:轻轻的雨,细如牛毛。孤吟:独自吟诵。惊起:惊动了水面上的生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刘子翚《横溪独钓图》的诗
诗句释义: - 蜀江水落石槎牙:描述的是蜀地江河水位下降,岩石裸露出尖锐的形态。 - 南船几日到三巴:指南方船只到达四川、云南等地需要几天的时间。 - 云绕巫山不成雨:形容巫山云雾缭绕但并没有下雨,暗示天气多变。 - 霜凋锦树胜如霞:形容树木被冻得枯萎,却比绚丽多彩的晚霞还要美。 译文: 蜀江水位下降,岩石露出了锋利的棱角,南方的船只几天就能抵达四川、云南等地。巫山云雾缭绕,却没有降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不住啼鸟催人去: - 注释:不住(不停歇),啼鸟(指春日里常在枝头鸣叫的鸟),催人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感到欣喜,但同时也被不断循环的鸟声所扰,感受到一种无法逃避的孤独或离别感。 2. 望断乡关何处家: - 注释:望断(即望穿了,形容望得非常久、很遥远),乡关(家乡,故乡),家。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当前环境的陌生感
滟滪堆前十二滩,滩声破胆落奔湍。 诗中“滩声破胆落奔湍”形容险滩的声音如同惊雷般震耳欲聋,让人心惊胆战。“巴人缓步牵江去”,则描绘了巴人(四川一带的人)慢悠悠地行走在江边的情景。这里的“缓步牵江”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而“楚客齐歌行路难”中的楚客,指那些流落在外的人们,他们一同高歌,表达了行路艰难、生活不易的感慨
注释:儒林中的刘郎最清高,手中拿着丝绳唱歌尚未唱完。突然看到江边有几枝梅花盛开,穿着蓑衣立在断桥的雪中。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题刘子翚横溪独钓图”为题,描写了一位儒雅风流、志向远大的文人,独自在横溪垂钓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