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锡恩
上海少竹石,亭榭亦罕遇。 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遥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 乔家园最佳,草径同缓步。 入门果奥旷,红栏半凝露。 飞桥跨长空,旁折极幽趣。 芳池窈以清,有唾不敢吐。 灼灼红衣明,田田翠盖护。 风来时偏反,微香静中度。 如临濯锦江,疑入浣沙路。 映日色逾鲜,出波颜独嫭。 吴姬比应羞,越女看先妒。 注释: - 沪上:指上海市。 - 亭榭:古代园林中供人休息、赏景的建筑。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隽生招同曹葛氏也是园观荷复至一粟庵小憩——诗人邀请朋友一同去花园观赏荷花,然后去了一个小庵休息。 2. 钟鱼出林杪,一庵洵幽独——钟鱼从树林的顶端跳出,这个小庵真的很安静,很独特。 3. 城市得山林,身疑入涧谷——城市就像山林一样,我感觉好像进入了山间小溪。 4. 门围枳棘篱
注释 1. 北风凛冽寒侵骨:北风凛冽,寒冷刺骨。 2. 冻合明湖冰半尺:冻得湖面像被冰封住了一样,只有一半露出水面。 3. 况复漫空吹柳絮:何况空中还飘着柳絮。 4. 千山飞鸟藏无迹:千座山峰上的飞鸟都不见了踪迹。 5. 银桥横锁不可进:银白色的桥梁横在湖面上,无法通过。 6. 篙师奋勇呼若雷:船夫奋力划桨,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 7. 高擎巨梃露两肘:高高举起巨大的竹竿,露出了两个手臂。 8.
这首诗是卢舍庵(即卢照邻)在纳凉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以及与友人交流的情景。 第一句“才看荷花绕郭开,又寻禅室足徘徊。”意思是说刚刚看到满城的荷花盛开,又去寻找那个禅室去停留徘徊。这里的“荷花”象征着夏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而“禅室”则给人一种宁静、清雅的感觉。诗人在这两句中表达了他对夏天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楼前老树拿云入,帘外鸣蝉噪雨来
沪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 芙渠更稀植,美人徒遥慕。 小阮招我游,云有境堪赴。 乔家园最佳,草径同缓步。 入门果奥旷,红栏半凝露。 飞桥跨长空,旁折极幽趣。 芳池窈以清,有唾不敢吐。 灼灼红衣明,田田翠盖护。 风来时偏反,微香静中度。 如临濯锦江,疑入浣沙路。 映日色逾鲜,出波颜独嫭。 吴姬比应羞,越女看先妒。 留连不忍归,临去复回顾。 惜无荡桨舟,泊向花间住
北风凛冽寒侵骨,冻合明湖冰半尺。况复漫空吹柳絮,千山飞鸟藏无迹。 今朝雪霁同云开,唤舟渐有游人来。银桥横锁不可进,篙师奋勇呼若雷。 高擎巨梃露两肘,渐见层冰缺湖口。汹如金铁相挈撞。 未识水仙震惊否。兔起鹘落势不平,手挥白雨力匪轻。 豁然恍似城郭破,但见利锷如椎成。舟行顺势倍曲折,船头又阻重冰白。 急呼舟子更持槌,如巨岳崩如帛裂。岸边冰坚类石横,千杵不动仍硁硁。 严威冷冱有若此,慨然念彼号寒声
才看荷花绕郭开,又寻禅室足徘徊。 楼前老树拿云入,帘外鸣蝉噪雨来。 残暑堕湖看沸水,断霞拥塔欲成台。 清谈未许徐陵至,呼吸山光任举杯
清代诗人高锡恩,原名学淳,字古民,是乾隆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以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并曾获得议叙道的官职。高锡恩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友石斋诗集》中,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清新之作,如《沪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等,又有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作品,如《隽生招同曹葛氏也是园观荷复至一粟庵小憩·其一》、《隽生招同曹葛氏也是园观荷复至一粟庵小憩·其二》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的高锡恩
清代诗人高锡恩,原名学淳,字古民,是乾隆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以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并曾获得议叙道的官职。高锡恩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友石斋诗集》中,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自然景观的清新之作,如《沪上少竹石,亭榭亦罕遇》等,又有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作品,如《隽生招同曹葛氏也是园观荷复至一粟庵小憩·其一》、《隽生招同曹葛氏也是园观荷复至一粟庵小憩·其二》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清代诗人的高锡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