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次云
【注释】《出门二首》其二是:我离开家乡,远行他乡。回头看望家乡的山峦,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岸上的人在说话,听他们谈话,发现家乡话已经变得和这里不同了,我不禁感到十分惆怅。 我乘船顺大河而下,河面宽阔,但看不到尽头;偶尔碰到熟人,就远远地招呼一声。 可是我们彼此都乘坐着不同的船,很快又各自离去,很快就被河水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出外远游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儒冠儒服委丘墟”,儒者之冠,儒者之服,如今皆成弃物,丘墟,意为被弃置不用。“文采风流化土苴”:文人风采被世人视为低劣之物,化为尘土。陆生,指陆机,晋朝著名文学家;陆机在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陆机死后,他的诗赋、文章、书画等遗作被世人称为“三绝”。陆机曾写过《赴洛道中作》,其中有“终见朱门路,方知车马客。于今东门外
【注释】 十二峰:指湘西的十二座山。回十八滩:指湘江十八滩的曲折回转,如山峦叠嶂。欲上:想登。津:渡口,这里指湘江北源潇水与南源资水的汇合处。渔舟:渔船。问津难:指要渡过湘江很困难,因水流湍急,没有渡船。山亭:指隐者居处的亭子。春尽:春天结束。无人过:没有人经过。开遍桃花:指桃花盛开,满山遍野。自看:自己欣赏着看。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退居长沙,过着隐居生活,常游湘西
登岱 得到过观下,因此登上了岱宗巅。 大海吸尽长河远,天地包揽大地圆。 五更时分先见日,九点半钟升起烟。 谁说方隅广无边,回环睥睨前所看。 注释: 1. 得过:到达过。 2. 三观下:指观台(泰山观日出的地方,位于山顶)之下。 3. 因上岱宗巅:因此登上了泰山之巅。岱宗,即泰山,为五岳之首。 4. 海吸长河远:形容大海的广阔,如同能够吸收远方的长河。 5. 天包大地圆:形容天空的辽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道出白沟河,沉吟唤奈何": - 道出:指出或提及。 - 白沟河:指中国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 沉吟:深深叹息,表示思考或感慨。 - 唤奈何:呼唤无法解决的办法,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 2. "古今陵谷变,高下战场多": - 古今:指从古至今。 - 陵谷变:指山陵和山谷的变化,比喻世事沧桑,人事变迁。 - 高下战场多
泛洞庭湖 洞庭湖水大,数五湖莫大之。 春夏之际,雪融水气蒸腾。 仰视天空,唯见一片青蓝。 茫茫宇宙间,不见大洲形貌。 三老驾舟,意轻波涛洪荡。 至此方显敬畏,风平浪静始扬帆。 同舟之人,面无表情,半帆徐徐而行。 其中楠木千载,英灵成灵异。 出没不定,奇异声响令人惊心。 舟妇散纸钱,缓缓归于平静。 生死之间,宴坐犹兢兢。 吁嗟缥缈之中,难测鬼神情状。 心知不敢应
【注释】荆山:在今湖北。荆,山名。荆山石壁:指荆山的山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曾得到玉璞献给楚厉王、楚武王,但均被认为是假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卞和的故事,感叹自己怀玉不遇的遭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全诗以卞和自比,托物寓意,寄意深长
崎岖幽谷里,尽是碧云阿。 祖每尊盘瓠,祠皆祀伏波。 峒民参汉俗,溪女唱苗歌。 溉种渔樵暇,悠然卧薜萝。
挂帆将匝月,犹在乱流中。 野豕能飞箭,江豚善拜风。 安危凭激浪,行止信孤蓬。 影落南天外,飘零望断鸿。
水关西出隐浮屠,燕子飞来半月孤。 病虎无心看北固,潜龙有恨逊南都。 十三陵外馀抔土,二百年来失鼎湖。 一自桑田成海后,总啼鹃血洒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