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山灵听啸歌,连城再刖叹如何。
人间碧眼应难遇,莫产琼瑶误卞和。
【注释】荆山:在今湖北。荆,山名。荆山石壁:指荆山的山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曾得到玉璞献给楚厉王、楚武王,但均被认为是假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卞和的故事,感叹自己怀玉不遇的遭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全诗以卞和自比,托物寓意,寄意深长。
寄语山灵听啸歌,连城再刖叹如何。
人间碧眼应难遇,莫产琼瑶误卞和。
【注释】荆山:在今湖北。荆,山名。荆山石壁:指荆山的山石。卞和:春秋时楚国人,曾得到玉璞献给楚厉王、楚武王,但均被认为是假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借卞和的故事,感叹自己怀玉不遇的遭遇,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全诗以卞和自比,托物寓意,寄意深长。
【注释】 杂感三首 其三:这组诗共三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今属四川)时所作。此为第三首。 杂感:即感慨时事、抒发感慨的诗歌。杂感三首,指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的三首诗。 其三:第三首。 芝兰:香草。芝,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认为芝草有仙气,常用来比喻君子;兰花,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卉,古代文人常以之象征君子。秽壤:污浊的泥土,这里指污浊的环境。 芙蓉:荷花别称,古人常以之比喻君子。 赋性自芳洁
【注释】 杂感三首 其二:杂感,即对事物杂然感触的抒情。这三首诗都是作者在旅途中触景生情之作。 北地:北方地区。每苦寒:常感到寒冷。 狐貉(huò):野兽名,毛皮可以制裘。天山:指北方的天山山脉。 南地:南方地区。每苦热:常感到炎热。絺葛(chī gé)生于越:指夏天南方气候炎热,人们穿絺(cuī)葛来乘凉。絺,细葛布;葛,一种植物纤维制成的纺织品。 人之所欲须:人所需要的东西。 天意
【注释】 志感:抒发感慨之意。遗显:指超脱功名富贵。朱轮:高官的冠饰,借以指显要职位。淳风:古代淳朴之风。近有巢:比喻现在仍有淳朴的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 首句“人生当遗显,每淡布衣交”,诗人用直白的方式告诉世人,他的人生目标不是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过着平淡无华的生活,与平民百姓交往
【注释】 崎岖:山势高低不平。阿:山的侧面。碧云:形容山色苍翠,像一片碧绿的云。祖:指伏羲氏,相传他教人画八卦。盘瓠:传说中的一种神话动物,是伏羲氏的臣属。伏波:西汉名将路博德曾任伏波将军,因在今广西境内作战有功而得名。峒:古时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汉俗:指汉族风俗。苗歌:指少数民族的音乐。溉种:耕种。渔樵:打鱼砍柴。薛萝:一种香草。 【赏析】 五溪杂咏二首其一
诗句释义: 1. 水关西出隐浮屠:水关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广元市,这里曾经是古时候的交通要塞。浮屠是指佛塔,这里指的是佛教建筑。 2. 燕子飞来半月孤:燕子是候鸟,通常在春天迁徙。这里的“半月孤”指的是月亮形状像弯月一样,意味着月亮的形状像一个半月,可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孤独感。 3. 病虎无心看北固:北固山是南京的名胜之一,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南京的怀念。 4. 潜龙有恨逊南都
【注释】疑冢:古代因怀疑而埋葬死者的坟墓。累累:众多。漳水:即颍水流经河南长葛县时,其支流汝河与颍水汇合,称为颍河。正平:即汝水。三尺土坟:指坟墓矮小,仅三尺高。千古:千年。鹦鹉洲: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为东汉祢衡被黄祖杀害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疑冢、七十二高丘、三尺土坟、千古安眠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先人英魂的怀念之情。
挂帆将匝月,犹在乱流中。 挂帆:船帆被风吹起。匝月:指一个月的时间。 犹在:依然。 野豕能飞箭,江豚善拜风。 野豕:野猪。飞箭:形容野猪的动作迅猛。江豚:一种生活在长江中的动物。善拜风:善于迎风而舞。 安危凭激浪,行止信孤蓬。 凭:依靠。激浪:急流险滩。信:听任。孤蓬:比喻漂泊不定的旅人。 影落南天外,飘零望断鸿。 影:影子。南天:南方的天空。鸿:鸿雁,古代传说中一种大鸟。断鸿:形容雁群飞过天空
诗句释义: - 君马黄: 指天子所乘之马,颜色为黄色。 - 臣马白: 指臣子所骑之马,颜色为白色。 - 君执圭,臣执璧: 古代礼仪中,君主用玉器(如圭)表示敬意,臣子用玉器(如璧)表示敬意。 - 君意皇皇臣翼翼: 形容君王的心意急切而不安,臣子的举止恭敬而谨慎。 - 四海会同来有绎: 四方诸侯会聚一堂,举行盛大的仪式。 - 和在镳, 鸾在轼: 缰绳与马铃铛和谐地配合,车上的鸾铃与马鞍上装饰相呼应
出门二首 其一 堂上有慈亲,身外无昆季。 承欢赖妻贤,委之以为弟。 弱女方四龄,初知离别意。 恐其牵袂啼,深伤游子绪。 乘彼睡未醒,温存加絮被。 拜母不能言,揖妻交重寄。 此际心若摧,出门方陨涕。 注释: 1. 堂上有慈亲:指家里有一位慈爱的母亲。 2. 身外无昆季:形容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 3. 承欢赖妻贤:在妻子的帮助下承欢(承欢即依赖、依靠)照顾。 4. 委之以为弟
【注释】 雷霆:雷声。莽:王莽,西汉末年新朝的皇帝。操莽威:把持王莽的威力。鬼神:指天帝。孔孟:指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今古:指古代和当代。鉴戒:作为教训。祸乱:指动乱。屈平: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爱国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著书:《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的一部分。 【赏析】 此诗写屈原在世时,对当权的奸邪势力深恶痛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儒冠儒服委丘墟”,儒者之冠,儒者之服,如今皆成弃物,丘墟,意为被弃置不用。“文采风流化土苴”:文人风采被世人视为低劣之物,化为尘土。陆生,指陆机,晋朝著名文学家;陆机在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陆机死后,他的诗赋、文章、书画等遗作被世人称为“三绝”。陆机曾写过《赴洛道中作》,其中有“终见朱门路,方知车马客。于今东门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道出白沟河,沉吟唤奈何": - 道出:指出或提及。 - 白沟河:指中国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 沉吟:深深叹息,表示思考或感慨。 - 唤奈何:呼唤无法解决的办法,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 2. "古今陵谷变,高下战场多": - 古今:指从古至今。 - 陵谷变:指山陵和山谷的变化,比喻世事沧桑,人事变迁。 - 高下战场多
登岱 得到过观下,因此登上了岱宗巅。 大海吸尽长河远,天地包揽大地圆。 五更时分先见日,九点半钟升起烟。 谁说方隅广无边,回环睥睨前所看。 注释: 1. 得过:到达过。 2. 三观下:指观台(泰山观日出的地方,位于山顶)之下。 3. 因上岱宗巅:因此登上了泰山之巅。岱宗,即泰山,为五岳之首。 4. 海吸长河远:形容大海的广阔,如同能够吸收远方的长河。 5. 天包大地圆:形容天空的辽阔
【注释】 十二峰:指湘西的十二座山。回十八滩:指湘江十八滩的曲折回转,如山峦叠嶂。欲上:想登。津:渡口,这里指湘江北源潇水与南源资水的汇合处。渔舟:渔船。问津难:指要渡过湘江很困难,因水流湍急,没有渡船。山亭:指隐者居处的亭子。春尽:春天结束。无人过:没有人经过。开遍桃花:指桃花盛开,满山遍野。自看:自己欣赏着看。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退居长沙,过着隐居生活,常游湘西
泛洞庭湖 洞庭湖水大,数五湖莫大之。 春夏之际,雪融水气蒸腾。 仰视天空,唯见一片青蓝。 茫茫宇宙间,不见大洲形貌。 三老驾舟,意轻波涛洪荡。 至此方显敬畏,风平浪静始扬帆。 同舟之人,面无表情,半帆徐徐而行。 其中楠木千载,英灵成灵异。 出没不定,奇异声响令人惊心。 舟妇散纸钱,缓缓归于平静。 生死之间,宴坐犹兢兢。 吁嗟缥缈之中,难测鬼神情状。 心知不敢应
【注释】: 1. 卉(huì):草。 2. 堪爱:可爱,值得爱。 3. 簪鬓:指妇女的发饰,用簪子和发髻上的玉簪固定头发。 4. 娇怜:宠爱,怜爱的意思。 5. 紫艳:紫色的花。 6. 胜红蕤(ruí):比花更红、更鲜艳。 7. 枯润总香飞:形容玫瑰香气持久不散。 【译文】: 春天到来时,我最爱的是那一朵独自盛开的玫瑰。 它被簪在发间,娇媚可爱,让人宠溺地怜爱这紫色的艳丽; 它伴着甜蜜的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