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冢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注释】疑冢:古代因怀疑而埋葬死者的坟墓。累累:众多。漳水:即颍水流经河南长葛县时,其支流汝河与颍水汇合,称为颍河。正平:即汝水。三尺土坟:指坟墓矮小,仅三尺高。千古:千年。鹦鹉洲: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相传为东汉祢衡被黄祖杀害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的诗。诗人通过描写疑冢、七十二高丘、三尺土坟、千古安眠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先人英魂的怀念之情。
首句“疑冢”二字点明主题,引出了历史疑案。诗人通过对疑冢的描绘,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质疑和探索。次句以七十二高丘比喻历史事件的众多和纷繁。这里的“七十二”,既指数量之多,又暗喻历史事件繁多、错综复杂。同时,“如山”一词也强调了这些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历史的深远影响。正平只有三尺土坟,说明历史的尘埃已经沉淀了千年,但人们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这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无奈和感叹。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先人英魂的怀念之情。鹦鹉洲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场之一,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如今却成为了千古安眠之地。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先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此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元素,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先人英魂的怀念之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