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湄
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都与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五》非常相似,可能是对李白的作品进行了改编或仿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阙显(第一句): 新咏萃群英 - 这句意思是说,新的诗歌作品聚集了许多有才华的人。 福台新咏萃群英:福台新咏是李白的诗作,萃群英则表示这些新作都是英才所创作,意指这些新作都是出自于才华出众的人之手。 调绝音希孰继声:音希即声音,继声即继续传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这首诗是咏物诗。前两句写秀峰塔的壮丽气势,后两句赞扬其卓越才能。 光摇五岳扫千军:意为秀峰塔的光芒照耀着五岳,可以横扫千军万马。五岳指的是泰山(东岳)、衡山(南岳)、华山(西岳)、嵩山(中岳)、恒山(北岳),都是中国名山大川的代表。 颖脱霜锋卓不群:意为秀峰塔的尖顶脱离了寒霜的锋芒,显得高超非凡。颖脱意味着脱离束缚,不拘一格;霜锋指寒冷的天气下锋利的刀剑,比喻锐气;卓不群则表示超越常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注意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然后分析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最后要结合全诗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此诗首句写“高”,次句写“光”;第三句写“名”,第四句写“派”。四句一气呵成,结构谨严,对偶工整,意境宏大,气势雄伟。 (1) “近接宫墙数仞高”:形容魁斗山靠近皇宫,高大壮丽。 (2) “星光磊磊起文豪”
注释: 金勒笼头锦辔纡,追风犊子抵神驹。骑在牛背上的少年骑着健壮的公牛,追逐着神骏的马儿。 晴郊鞭影摇山绿,写出函关老子图。在晴朗的天空下,鞭影摇曳着绿色的山峦,描绘出一幅老子出关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骑在青牛上的少年与神驹的竞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借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前两句通过对骑在青牛上的少年与神驹的竞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句时,首先要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如“十顷红云贴水铺”句中用“十顷”来形容湖水的面积广阔,再用“红云”形容湖面水色,写出了湖面上飘浮的荷叶像红色的彩云一样;接着用比喻的手法写莲叶的形状,“贴水铺”形象地写出了莲叶在水面上的状态;“乱”、“深处乱”则表现了莲叶茂密,给人一种乱中有序的感觉
【解析】 “番俗”是全诗的第一句,也是第一层。首句起兴,点明“番俗”,为后文铺垫。 第二、三两句是诗人的直接议论。藤毬掷罢舞秋千,世外嬉怡别有天。藤球是一种古代游戏,在唐代非常流行。秋千是一种古代游乐项目,在唐代也非常盛行,可见当时的人们生活得是多么地快乐。 末两句是诗人的抒情。月几回圆禾几熟,岁时频换不知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月亮圆了又缺,禾子熟了又黄,岁月不停地更迭,却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诗歌的赏析。此诗前两句写制酒的过程:用糯米和泉水,经过发酵、压榨等工序制成酒;“玉蛆满瓮”写酿酒成功,酒香扑鼻,令人陶醉。后两句写饮酒的情景,“滴滴”写酒味浓郁,“流芬”是说酒醇香四溢。 【答案】 译文: 用糯米和泉水,经过发酵、压榨等工序制成酒。 酒香扑鼻醉人心,滴落口中回味绵长。 赏析: 此诗首句写制酒过程,次句写酿出的美酒。三、四句写饮酒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句解析: 1. “包练衣衫最丽都”:“包练”,即包练,一种布料,常用于制作衣物。“丽都”,美丽的地方。整句的意思是说,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穿着经过精心处理的布料制成的衣服的人是最漂亮的。这里的“丽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村庄或城镇。 2. “换年风景野花敷”:“换年”,即新年
番俗 傀儡山深恶木稠,穿林如虎攫人头。 群凶社里谁雄长,茅宇新添金髑髅。 注释: 番俗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或风俗。傀儡山:指代某座山林。深恶木稠:形容树木茂密且多为有毒的树木。穿林如虎攫人头:比喻山林中的危险如同猛虎般凶猛,可以轻易地夺走人的生命。群凶社里:指某个集体或组织。谁雄长:指某个人或某个势力是否强大。茅宇新添金髑髅:意谓新的坟墓中埋葬着死者的尸体。金髑髅(dúlú):古代的一种棺材
【注释】 番俗:少数民族的风俗。 争迎使节共欢呼,骢马前头众妇趋。 指少数民族首领迎接出使的大臣时,男女老幼都来欢呼,骑马的姑娘们簇拥在使者前面。 首顶糍盘陈野食,大官曾未识都都。 “首顶糍盘”即“首献糍饼”,少数民族首领把糍饼敬献给出使大臣;“都都”是地名,这里指少数民族首领所在的地方。 【赏析】 此诗写少数民族首领欢迎出使大臣的情景,全诗四句,语言通俗,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