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贺京兆王元珠擢廷尉 南国棠阴借保釐,功成雷雨慰茕黎。 忧时未肯忘桑梓,治内尤须问栋榱。 诗句翻译: 贺朝京兆王元珠升任廷尉。 南方的棠树阴凉借给保护和繁荣,功成名就后雷雨来安慰孤独的人。 担忧国家时不忘记自己的家乡,治理内政特别需要询问栋梁之材。 诗句释义: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官员的祝贺词,表达了对其升迁的祝福和对他的赞美。"南国棠阴"指的是南方的棠树阴凉,象征着保护和繁荣
寿周挹斋相国五帙时为仲冬 绮岁功成帝者师,浣花溪畔隐仙姿。 正馀日月悬青嶂,犹有云雷绕赤墀。 炉暖博山藏旧赐,梅含霜圃长新枝。 伫看紫诏蟠龙卧,泰际阳回正此时。 注释: 1. 绮岁功成帝者师:绮岁,美好的时光;功成,功绩卓著;帝者师,帝王的老师。整句意为在美好的时间里,你完成了伟大的功绩,成为了帝王的老师。 2. 浣花溪畔隐仙姿:浣花溪,成都的一个景点,风景秀丽;仙姿,仙人般的姿容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供具的细节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与未央坐古香斋鉴诸供具 注释:与未央一起坐下,坐在古代的香斋中观察这些供具。未央可能是人名,这里可能是指陪伴的人或者某个特定的人物。古香斋指的是一个有历史、传统氛围的地方,用来摆放或观察供具。 2. 元赏无关好事家 注释:原以为欣赏这些供具与那些喜好华丽事物的人家无关,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湘东逸民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留未央未央家有湘君阁时寓大乘寺阅月 注释:在未央宫(皇宫名)家中,有湘君阁的时候,我住在大乘寺(位于今江西南昌)里,一边观赏月亮。 赏析:首句“留未央未央家有湘君阁时寓大乘寺阅月”描绘了诗人在皇宫中的住所及赏月的情景。"留未央"可能暗示着诗人与朝廷的某种关系或使命。"未央家"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某个地方或机构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友人处观赏一幅山水画,并赋诗以赞美。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严谨,平仄合律。首句“留将何物伴元亭”中的“何物”是虚指,意思是要用什么来陪伴那元亭呢?诗人的用意在于说明此画与元亭有某种联系,即这幅画是为了陪衬元亭而特意创作的。“瘦鹤聊存隐士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画中之鹤瘦削有致,正可以衬托出隐士的清高品格;“傲骨相看延石丈”中的“傲骨”指的是画中的山石,山石嶙峋
【注释】 蒲驾:指古代的车子。鸾骖:指鸾鸟与骖马,均比喻贤臣良将。 仙庐:指隐士居住的房子。 避诏:指躲避诏书(朝廷征召)。 洞:这里指山中洞穴。 老人星:指北斗七星中的老人星,象征长寿。 露花:指露水凝结成的花。 霜菊:指菊花经霜后更显芳香。 解韬:即“释甲”,解除武装,表示不再用兵。 辟谷:指不吃五谷杂粮,以求长生不老。 拂烟岚:指在山水之间闲适自在地行走。 【赏析】 陈眉公是明代著名文学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分析”“概括”“评价”等,然后对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题中,“灵月”指的是月亮,而“空谷底”则是指的深山里;“暗泉”则是山中的泉水。 【答案】 ①首联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村景象:清晨霜气未消,小队人马冒着冷风赶路,没有喧嚣声。
诗句解析: 1. 长江浪涌石头高,雄矣王师壮羽旄。 - 注释: 长江的浪涛拍打着高高的石头,展现了军队的雄壮和英勇。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景,通过“石头高”和“浪涌”展现了自然的力量,而“王师壮羽旄”则突出了军队的强大和威武。 2. 阃外无人为扫幕,军中何计可投醪。 - 注释: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士兵们只能自己清理战场,饮酒消愁。 - 赏析:
祝太蒙(即祝允明)尚玺宗兄,时为闰四月 春流余闰雨花明,介寿长延夏气清。 春末的雨水滋润了大地,花开得格外鲜艳明亮。祝允明在这一年春天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木自吴天衍派,玺书专尚月为卿。 祝允明的故乡位于苏州,这里的水木自然景色优美迷人。他的书法作品也受到了皇帝的青睐,成为了朝廷中的佼佼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名为《漫兴》。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槿篱径曲几回穿,屋厂轩窗别一天。 槿篱(即小竹篱笆)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去,屋厂(即房屋的屋顶)和轩窗(即窗户)别具一格,宛如另一番景象。 供石全临倪画法,浣花亦取惠山泉。 供石(供石即供石斋,林逋的书房名)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按照倪瓒的画法摆放的;同时从浣花溪(位于四川成都)中取水以供洗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