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望
【注释】 ①令威:人名。②酣酣:浓郁的样子。③嫣然:形容女子笑的好看。恼人:令人讨厌。④分寄:分别寄出。⑤多情:多情的人、诗人自指。解否:理解与否?⑥在东邻:东邻是齐国,齐地盛产牡丹,故有国色之称,此处以国色代指牡丹。⑦赏析:此诗写送花之事,抒发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及惜花之心。“酣酣芳意不胜春”,首句起笔不凡,把读者引入一个浓香扑鼻、百花争艳的春天里。“一笑嫣然恼杀人”,第二句写海棠
注释: 江上高亭令我黯然神伤,我追忆陈迹已逾一年。 自从你走后,我便西望遥想你,郢树与荆门同属一川。 赏析: 首句“江上危亭思黯然”,是写诗人站在江边亭中,眺望远处的风景,心情沉重。江边的高亭,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压抑。这里的“江”指的是汉水,而“亭”则指石城山上的亭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因思念故乡和友人而感到的悲伤之情。 接下来“追游陈迹欲经年”,则是在表达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回忆
诗句注释: 1. 枝上春风渐有涯:春风渐渐吹到了梅花的枝头。"枝"指梅花的花枝,"春风"是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活力。 2. 断魂初见两三花:看到这两三朵花仿佛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人感到悲伤或失落。"断魂"形容心情极度哀伤,如同魂魄都被抽走。 3. 一尊尽日看无厌:整天都沉浸在观赏这些花朵中,没有厌倦的感觉。"一尊"指一杯酒,"尽日"即一整天。 4. 要待参横月影斜
【注释】 以鼎炉遗关子:将鼎炉送给关子(指关子卿)。 次韵:和别人的诗作唱和,应对方要求而作的诗叫“次韵”,这里指王令和关子卿的赠诗。 君家聚古无不有:你家门中世代相传,无不有收藏。 不腆敝器何足奇:我这点薄礼微不足道,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腆:谦辞,表示自己的东西很少。敝器:破旧之物。 两首新诗愧虚辱:这两首新作的诗,我感到惭愧,因为未能虚心领受你的盛意。虚辱:谦虚地说没有受到过什么恩惠,是谦词
【注释】 鼎:古代的一种烹煮用器。八卦:指《周易》的八卦符号。一饼清泉,意谓清泉如茶,终日不涸。净几明窗,意谓几案上、窗户旁都铺着干净的地方,可以读书。读周易,是说在窗边读《周易》。妙香,意谓焚香时有香味。不论钱,意谓不必花钱。 【译文】 送你一把剑川出产的八卦鼎,一块清泉终日不涸。 几案上、窗户旁都铺着干净的地方,可以读书;燃起妙香来熏烤,不用花什么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景思的作品,其中第二首题为“惠酒”,第一首题为“上元”。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句“使君高会著幽人”,表达了在元宵节这样的盛大节日里,作者被邀请参加一场高雅而宁静的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清高。 第二句“灯火元宵醉夜分”,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又寂寞的场景。元宵节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夜晚,但作者却独自沉浸在醉酒的梦境中
岁一来几日开,一开能得几回来。 清尊留待溪边月,不怕山城晚鼓催。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的译文如下: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梅花开放和凋零的自然规律的理解。诗人用“一岁都来几日开”描绘了梅花每年只在特定几天开放的景象,而“一开能得几回来”则形象地描述了梅花开放的短暂性和易逝性。接着,“清尊留待溪边月”意味着在梅花盛开的夜晚,人们相聚饮酒赏月的情景
注释: 户外惊闻剥啄声,东山消息到柴荆。 东山:指谢安。剥啄声:敲门声。柴荆:柴门。 两章着意撩衰白,风味相扶有曲生。 两章:指《咏怀》诗和《登楼》诗(见注)。衰白:指鬓发已白。 风味:这里指诗的风格、韵味。 曲生:即“曲生”,指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以景起兴,写诗人听到叩门声,知道是友人来拜访。次句承上启下,写诗人在柴门之外等候客人的到来。第三、四两句则由景入情
【注释】 开府:官名,指高级官职。 唐:指唐人诗风。 穷逐客:被贬谪之人。 兰蕙:指兰花和蕙草,都是香草,这里借代幽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钱处和的唱和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首句“铁心开府不妨狂”意为即使有豪情壮志,也不妨放纵不羁,这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第二句“赋语清便独擅唐”则赞颂了友人的文才高超,能够独步于唐人之中,这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
注释:林下风神物外姿,闺房秀色鉴中奇。 两家标韵谁兼得?会有多情识者知。 林下指梅花生长于深林之下,风神指的是梅花的风姿。物外指梅花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清高之姿。闺房指女子的内室,秀色指女子容貌美丽。鉴中奇指内室的镜子映照出女子的美貌。两家指钱处和和林某。标韵指各自的特点。谁兼得指两人谁能兼得各自的特点。会有多情识者知指有识之士能赏识。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