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冬日观赏梅花的场景和诗人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赏析: 1. 开头两句:诗的开头“蕙歇兰消菊已乾,横枝疏影到癯仙”,通过对比来表现梅花的坚强与不屈。这里的“蕙歇”指的是枯萎的兰花,“兰消”则是指凋零的菊花,而“菊已乾”则强调了秋天的结束。 2. 中段内容:诗中的“向来买种恨无地,我辈钟情亦有年”
【解析】 题涵古 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癯。 生意多从闲处见,天机却向语中枯。 通身总是先天易,开眼无非太极图。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牺岂有古今殊。 “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癯”,梅花的清香与竹子的挺拔相映衬,矮小而明亮的窗户里放着瘦削的身躯。“梅”和“竹”是诗人笔下的常客;“梅花”“竹节”等意象已深植于诗人的心田。“梅花”是“清高”的象征,它与“瘦”的竹枝相映,更显得“瘦”得清高
和喜雨韵 体天生物以为心,喜读箕畴好雨星。 我已不疑丰见斗,君今何虑井羸瓶。 只缘报国推心赤,自是忧民感帝青。 若旱作霖人望久,雄风那数快哉亭。 注释: 1. 体天生物以为心:意为以天地生物的道理作为心中的信念。 2. 喜读箕畴好雨星:指喜好阅读《尚书大传》,因为书中记载了箕宿出现好兆头(如“好风”、“好雨”)的事迹。 3. 我已不疑丰见斗:意指已经相信北斗星能预示丰收。 4. 君今何虑井羸瓶
滕六驱车夜叩关,起来四面失烟寰。 映书冷艳便穷巷,琢句高情动北山。 侍立政思伊水上,风流不到灞桥间。 须臾月上梅花冷,人与梅花相对闲。 注释: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即《和无适四时赋雪梅》,是一首五言古诗。 滕六:诗人的字号或排行第六。 “起”二句:意思是说,滕六驾车夜晚去敲城门,醒来发现四周已经没有烟雾了。“映书”三句:意思是说,滕六写的字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更加清冷秀丽。“侍立”三句:意思是说
注释: 南省有感 魁文(指科举考试中的文章)不过欲趋新,从此相疏有几人。 个里未知全是命,平时无用苦劳神。 后先难必三年事,得失同归万古尘。 堪笑近来狂士计,求荣就辱太迷津。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刘克庄在南省科考中所作的《南省试墨》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首联“魁文不过欲趋新,从此相疏有几人。”诗人以尖锐的笔触指出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弊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我答题时一般是先答出全诗的主旨大意,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把握。 “再次前韵”一句是说诗人又写了一首《前韵》。“月指山间颇不平,何须江上有风清。”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照在山涧之中,显得并不那么平静,为何一定要在江面上才显得风平浪静?“用之不竭词虽侈,却道平分意未宏。”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用词再华丽也不足惜,可你总想平分天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注释: - 和无适四时:指和诗的人没有适时地写下这首诗,错过了合适的时机。 - 寄言青女莫来宾:寄言是指告诉,青女指的是春天,这里借指春天的使者——春神,不要来到(长安)。 - 闻道长安冻杀人
【注释】: 一簇楼台表郡城,月于此处最光明。 山摇玉彩东南上,水决金波西北倾。 老木修容宾画栋,女墙严陈护丹楹。 西风屈指何时到,来庆黄云万亩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城市的夜景,通过对月、山、水、木、墙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一簇楼台表郡城,月于此处最光明”,描绘了一座城市的夜景,楼台如同簇拥在一起的花簇
这首诗是苏轼对梅花的赞颂。下面是逐句释义: 九人清赏尚堪夸,记得归时月未斜。 诗卷寂寥今岁客,虬枝依旧去年花。 仙宗屡欲编为谱,句法深惭不著家。 多藉孤芳相点缀,采归笔下便光华。 注释与赏析: - 和无适四时赋雪梅 - 九人清赏尚堪夸,记得归时月未斜。 - 这句的意思是,九位朋友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我仍然觉得它值得赞扬。他们还记得我回来的时候,月亮还没有落山。 - 诗卷寂寥今岁客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仲夏游赤松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堆堆书册略抽头:堆堆的书册在手边随意放下。抽头,即随手放置,表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2. 决意兹行不暇筹:决定这次出行没有时间去考虑(或筹划)。 3. 雨观风台淩绝景:站在风台上俯瞰雨中的风景,领略其中的绝美景色。 4. 云峦雪瀑壮清游:形容山峰如云似雪,瀑布像雪一样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