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中可以表现诗意的关键词语,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答案要点。 永夜促虬迟——漫长的夜晚,催促着蛟龙(指春神)迟缓地来临。 春透罘罳——春天的暖意已经渗透到屏风上。 衍波题就晓寒词——随着波浪传来了早晨寒冷时的诗句。 正值鸳甃残月白——正当鸳鸯瓦上的积雪被月光映照成一片白色时……
诗句释义与赏析 蕊珠和愁 - 蕊珠:通常指代花中之精华,这里比喻女性的美丽或才华。 - 和愁:表示与忧愁相伴,可能是在表达对爱情或友情的依恋和不舍。 东风惯锁双眉结 - 东风:春天的象征,也常用来比喻恋人之间的温柔情意。 - 锁:此处形容东风如锁一样紧紧缠绕着眉毛,形象描绘了春风的轻柔与缠绵。 - 双眉结:眉头紧锁,象征内心的纠结或忧愁。 难扫愁峰千叠 - 愁峰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丽,通过描绘人物的活动和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 逐句释义: 1. 月魄春晓:夜晚,月光如水,照在窗户上,使室内充满了明亮的光线。 2. 露掩枕屏香翠:清晨,露珠覆盖了枕头和屏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 3. 寒透合欢双被:寒冷穿透了舒适的被子,使人感到一丝丝凉意。 4. 小窗初日晃帘钩:小窗户外,初升的太阳透过窗帘的缝隙,光线闪烁不定。 5.
【注释】 1. 玉楼春:词牌名。又名《绿罗裙》、《归朝欢》。唐教坊曲,因李白诗中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句而得名。《花间集》和《尊前集》入此调。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2. 桃花落尽梨花老:意指春天即将过去,花儿凋谢,草木变黄。 3. 又是一年春事了:表示又到了春天,但春天已经过了。 4. 怨他风雨不关情:怨天公无情,不让春光再展。 5. 粉白嫣红: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多彩
【解析】 “此去明年还见”意思是:这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何似离情难遣”意思是:又何必说离别的情怀难以摆脱呢。“红泪如珠,偷弹多少”意思是:流下红泪,如同珍珠般晶莹,不知多少次偷偷地拭泪。“肯把东风换”意思是:难道能用东风来换回离别之情吗?这两句是说,即使有千般万般的不舍,也无可奈何。“未到三更犹是伴”意思是:天还没到深夜就先来到江亭了,陪伴着我。“且待阑干弄晚”意思是
山鹧鸪春夜 雾浸梨花冷画屏。流苏卷月透,正三更。被郎偷把银灴减,将了鸳鸯绣未成。 小语乍惺惺。低垂银蒜落、悄无声。贪欢枕上情如醉,多少啼鹃唤不醒。 注释:雾气弥漫的梨花在冷清的画屏上显得格外凄清,月光从流苏帘后透进来,正值三更时分。被郎君偷偷地减少了银烛,却还没有完成那对鸳鸯刺绣。突然之间,他轻轻地说了些话,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很清晰。我沉浸在这深深的情感之中,仿佛沉醉于美梦中。然而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双调荷叶杯·春闺》。全诗如下: 缭绕空庭如雨。柳絮。妆阁小帘垂。东风不遣透罗帏。飞摩飞。飞摩飞。 咿轧枝头不去。杜宇。闷倒小窗西。巫山拼作晓云归。啼摩啼。啼摩啼。 【注释】 1. 缭绕空庭:形容庭院中弥漫着柳絮,像雨一样飘洒。 2. 柳絮:指柳树的种子或嫩芽,常作为春天的象征。 3. 妆阁小帘垂:指女子在梳妆台前,将窗帘放下,以防柳絮飘入。 4. 杜宇:指杜鹃鸟
诗意释义: 墙角的秋千在风中摇动,红色的影子掠过。走过新长出的苔藓和露水。把愁恨寄予夭折的桃树,让燕子迷失、黄莺陶醉,都化作了相思的树。 柳丝像烟雾一样牵引着湘帘,暮色中显得格外昏暗。春天的烦躁如同晴天般闷热,难以驱散。楼外又飘落了更多花朵,重重的铁门无法锁住东风。 诗句译文: 墙角的秋千随风摇曳,红色的倩影映过新长的苔藓。 踏遍了新长出的苔藓和晨露。眉间愁恨寄托于夭折的桃花,使燕儿迷离
双燕,如剪。乍逢寒食,飞来深院。呢喃小语诉东风,留恋。主人情莫遣。雕梁依旧频频见。 译文: 燕子双双如剪刀般掠过。刚巧逢上寒食节,它们飞入深宅大院。在微风中呢喃细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我留不住它们,只好看着它们离去。 香梦远。春随梨花软。复依檐。又穿帘。恹恹。你的到来今更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燕子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首句“双燕”二字,点明了燕子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为词人于江亭晚集时作,写景抒情,情韵深婉。“望里江城如雾”三句,点出时间与地点,写江边柳树外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云气,宛如江城的轮廓。“婪尾争传”三句,写宴会上歌舞的场面;“红牙乍拍”,指歌伎唱起新调。“看野鹜多情”两句,写宴会上的歌女们以歌声来取悦客人。最后,“野鹜多情”“芰荷应笑”二句,是说野鸭在欣赏歌舞之余也感到愉悦,而荷花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