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智
注释: 杨柳青青河水浑,杨柳青翠,河水浑浊。 野桥茅店水边村,野桥和茅店位于水边的乡村。 官船三日姑苏道,官府的船只行驶在通往姑苏(今苏州)的道路上。 处处青山似故园,处处都是青山,宛如故乡的景致。 赏析: 这首《姑苏河上作》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诗人通过对姑苏河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首句“杨柳青青河水浑”,描绘了春天里江边的景色。杨柳青青,代表着生机勃勃
【注释】 山云:指山峰上的云雾,形容景色的变幻莫测。故作:故意地做。今朝雨:今天的雨。湖水:指湖面水波。新添:增添了新的痕。细草、幽花:形容花草的样子。有意:好像有情意。青山:青翠的山。相对:互相对视。已忘言:已经忘了彼此的对话。 译文: 山路上白云缭绕,山间云雾故意作成今日的春雨,湖面上泛起了昨夜的涟漪,小草和花朵都显得生机勃勃。青山相望而无语,彼此已经忘了刚才的对话,只有那潺潺流淌的溪水
【注释】 金碧:形容山岩的色彩绚丽多彩。倚岩阿:靠着岩石的斜坡。石瀑:指瀑布,因水从山上直泻下来,故名石瀑。挽天河:形容瀑布像天河的水一样汹涌澎湃。 【赏析】 首句是写景,“层层”二字,把山岩上色彩绚丽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生动。“金碧”二字,写出了山岩的颜色绚丽,色彩斑斓如宝石、翡翠般晶莹剔透,给人以美的享受。“倚”为靠的意思,“岩阿”是指山崖的斜坡,“花径春浓”表明春天来了,花儿都开放了
诗句原文: 东出桂林三百里,江水江花总胜游。 石崖倒影紫玛瑙,野鸟对鸣黄栗留。 山中茆屋有谁住,松下茯苓应可求。 勾漏洞南瑶草碧,欲凭老鹤问丹丘。 注释与赏析: - 东出桂林三百里:描述了从桂林出发,向东行进数百里的情景。这里的“桂”指代广西的桂林市,而“出”表示离开。 - 江水江花总胜游:表达了沿途江河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胜过其他任何旅行。 - 石崖倒影紫玛瑙:描绘了在清澈的江水中
注释:风雨中,驴子在道路上行走艰难,东风呼啸声中,战鼓和号角声回荡在空中。驴子破帽斜戴,在青山之下行走,翠绿的树木和藤蔓在暮雨中显得格外寒冷。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他在路上的所见所感。首句“处处江湖行路难”,表达了他在路上遇到的困境和挑战。接着,“东风鼓角满云端”描绘了风中传来的战鼓声和号角声,暗示着战争或紧张的氛围。第三句“蹇驴破帽青山下”,形象地描绘了他骑着驴子
注释: 丹阳:今属江苏。丹阳古称丹徒,即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郭外:城墙外面。茅屋松林下:草屋和松树林中。 绝似:非常像。武夷:山名。在福建武夷山。秋雨后:秋天的雨后。 野桥:小桥。流水稻花:流水中的稻花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丹阳县道中的景色。丹阳,位于江苏省,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中提到,丹阳城外的山上有无数座,山下是茅屋与松林。夕阳西下,映照在这片山水之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注释:在南山的风雨中,骑着驴子跨越坎坷的道路;来到清溪边,拜访山野间的隐士。林花还未凋落,就应当沽酒畅饮;春水初生,正是垂钓的好时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雨欲来之时,骑着驴子穿越坎坷道路,来到清溪边拜访山野间隐士的场景。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中表达了对隐士的崇敬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句解读】 1. 马度危峰雪未干,鸦鸣荒馆日初残。 - 马度:骑马越过险峻的山峰。 - 危峰:险要的山峰。 - 雪未干:指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 鸦鸣:乌鸦的叫声。 - 荒馆:荒凉的客栈或小屋。 - 日初残:太阳刚刚落山。 2. 少陵自爱羌村好,太白空歌蜀道难。 - 少陵:杜甫自称其为“少陵野老”,即杜甫本人。 - 自爱:自己喜爱。 - 羌村: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家乡,今四川青川县
注释: 骤雨:猛烈的暴雨,连下了十天还没有停歇。 未休:没有停止。 飘风:狂风。 几日:几天。 又何求:还有什么要求呢? 山中茅屋:指在山中搭建的简陋房屋。 频摇撼:频频摇晃、颤动。 疑是:怀疑像是。 浮家:临时搭起的住所,即浮舟。 海上舟:比喻像海上的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所写下的。诗中描述了暴风雨连续不断地肆虐,作者在简陋的山中茅屋里生活,风雨如磐,屋漏墙倾
注释: 风雨:比喻世事变幻无常,难以预料。 溪岸沙崩损药园:指的是由于暴风雨,溪岸的沙砾崩落,导致药园受到了损害。 山田石裂涌泉源:形容山田里的石头破裂,泉水涌出。 平生数亩耕桑计:指一生的耕种和养蚕的计划。 译文: 溪岸边的沙粒崩落,损伤了我的药园;山田里的石头破裂,泉水喷涌而出。 一生的耕种和养蚕的计划,如今却被风雨无情地吞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中遭受的损失